「師兄!」黛玉輕嗔一聲,站起身道,「我看你是替人說姻緣說得上了頭,怎麼開起我的玩笑了呢!」
說罷,轉身就走。
悟空忙喚住道:「好妹子,莫惱我,只將來婚宴上多罰我三杯就是了。」
逾說逾離譜,黛玉當真不理他了,一跺腳,轉身駕雲離去。
身後傳來悟空的哈哈大笑。
推文
她回了趟靈台方寸山,當年離開師父時還負著氣,如今又經歷這許多,方明白師父的擔心,不知他老人家如今還好嗎?
黛玉隱去頭頂霞光,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少女模樣,進了祖師的精舍。
房內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
她前後找了個遍,不僅祖師,連諸位師兄也不見了。
聽竹閣亦毫無人聲,桌上留著張素箋,杜鵑、白蘭已先奉祖師命令去了峨眉山。
峨眉山,山峰奇秀,一山可看四季。
黛玉低低駕著雲,一層層飛掠而上。
這山,她記得隋唐以後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華藏寺、萬年寺、報國寺,皆是後世既有名的佛家大廟。
如今封給她,不知最終會如何結局。
山林幽深,稀稀落落,有些新建的亭台樓閣,看不出佛道之別。
杜鵑、白蘭坐在一座亭子裡,遙遙向下眺望,看見黛玉上來,喜得跳起來道:「祖師說得真准,姑娘果然來了!」
黛玉站定,先問:「祖師哪裡去了?」
「當然是在靈台方寸山了!」杜鵑笑道,「姑娘莫不是糊塗了,他老人家什麼時候出過山門?」
師父,當真不願再見玉兒了嗎?
黛玉極目遠望,天地之大,若師父換了住處,卻去哪裡找他?
白蘭從懷中摸出三個錦囊,遞予黛玉道:「這是我們走之前,祖師特意著童子送過來的,請姑娘緊要關頭再打開觀看。」
黛玉握著三個錦囊,眼淚撲朔朔落下。
杜鵑忙岔開話題道:「姑娘,這天庭當真小氣,就封了這麼座空山給你!山上還有許多妖怪猛獸,若不是有兩位大伯來主動幫忙,我們兩個都差點兒被吃掉了呢!」
她手舞足蹈地描述了兩個大伯的相貌特徵,聽起來是郭申、直健。
黛玉擦了眼淚,帶著兩個丫鬟,進了自己的道場。
山上樓台是本地山神、土地奉旨而建,寥寥幾處院落,位於深山老林之中,雲霧繚繞之地。
沿途荊棘密布,山石嶙峋,周邊多是尚未開化之民,這樣的道場,只怕經營百年,也不會有氣候。
院落外,有天庭派下來的五、六個鬼判,七、八名力士,垂首侍立。又有兩隻虎妖,四隻狐精綁縛在外間柱子上,想是郭申、直健的手筆。
黛玉讓杜鵑、白蘭清理出住處,她則在山林中又掃蕩一圈,抓到七隻剛開靈性的花妖,四個修煉百年的樹精,皆點化作男、女童兒,交給杜鵑、白蘭使喚。
她另抓了數十隻豺狼虎豹,交那兩隻虎妖領著,開山鑿洞,修路架橋,遇到進山的樵夫,採藥的藥農,便施展些方便,助他們來去。
此地人煙稀少,且大多民智未開,黛玉並不在道場困坐,無事便到附近村鎮走走,施展神通,降妖除怪,治病救人。
九天聖女的名頭一點點傳了出去,聖女廟裡慢慢有了香火。
黛玉的足跡又開始走向巴蜀之地,這一帶多在灌江口統轄範圍之內,楊戩有心助力,讓梅山兄弟傳示信眾,在多處立了聖女廟。
慢慢地,巴蜀一帶出現個傳言:欲求二郎,先拜聖女。
楊戩這樣處處相幫,反而讓黛玉避嫌起來,她有意多幫助求平安、求姻緣的女信徒,遇到求功名、求財的男信徒,便指點他們去拜二郎神。
每隔數日,兩人輪流去與悟空做伴,偶爾三人聚齊,便又是一夜對酒當歌。
九天聖女的名頭漸漸響徹漢中巴蜀之地,向北與華山女神相接。
黛玉去拜訪了楊瑛。
楊瑛大喜過望,喜道:「我說灌江口怎麼突然冒出個聖女,卻原來是你。之前聽到消息時,還以為是二哥為我找了位二嫂呢!」
黛玉羞紅了臉,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幸而楊瑛是個急性子,已經嘰嘰喳喳地繼續說了下去:「我不過閉關百年,你就修成了正果。我早就和二哥說過,你非池中物,他還一本正經地說,你看不上這些虛名俗利呢!」
「啊,我不是在說你現在追名逐利啦!畢竟,在天庭有個名頭,逍遙起來也便宜許多!」
她拉著黛玉去看漫山的黃花,口中依然不停:「我自從做了這個華山女神後,偶爾闖個禍鬧出點兒動靜,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至於被人揪著不放……」
華山女神的廟宇要熱鬧許多,世人皆知她與二郎真君是親兄妹,有不便請託二郎神的,都轉來請他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