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貴婦也低聲議論,黃小姐挑了三年,拒了那麼多名門大戶,竟選了這樣的人家。
黃夫人微微一笑,將眾人引到內室去喝茶。
丫鬟端了小姐新制的花茶上來,眾貴婦都露出了慈愛微笑。
這位未來的諸葛夫人手握美容養顏大法,又是一等一的貼心知意,手腕高超,輕易還是得罪不得的。
寶釵的心,在見到新郎官的一瞬間,終於安定下來。
她要做的是他的妻,這個世界才是真的。
她伸出青蔥般的柔荑,放進了諸葛亮的手中,柔順地跟著他上了回隆中臥龍崗的馬車。
諸葛亮接了新娘,剛回到草廬,諸葛均趕上來道:「二哥,荊州牧親自帶人來賀喜,已到了前方官道了。」
眾人心下吃驚,劉表已派了二子來賀喜,不知為何卻又改了主意親自前來。
黃承彥先下了馬,向諸葛亮道:「賢婿,我陪你去見劉景升,且讓羲和在此看著車隊。」
他囑咐了黃晷幾句,帶著諸葛亮迎了出去,只見劉表與劉備攜手下了馬車,身後跟著關羽、張飛、蔡瑁、伊籍等人浩浩蕩蕩走過小橋,進了庭院。
三顧茅廬還未上演,人群中,劉備與諸葛亮就這樣猝不及防地打了照面。
諸葛亮一眼先瞧見劉備,龍章鳳姿,雙耳垂肩,氣勢昂揚,雖跟在劉表身後,依然讓人不可忽視。
劉備也在看他,一襲玄色鑲紅新郎冠服,身長八尺,風姿如玉,翩翩有謫仙之態。
諸葛亮錯過眼神,上前向劉表行禮。
劉表一派慈祥,親自攙起,大笑向身後人道:「世人皆言我荊襄之地臥龍伏虎,此即臥龍也!」
他攜新郎至大堂上,送上諸多厚禮,又要親自為新人主持婚禮,拉攏之意,毫不掩飾。
諸葛亮心下明白,必是那「得臥龍,天下寧」的兒歌傳播太過,將素來只願偏安一隅的劉表都引來了。
待新娘子卻扇緩步而來,他接過一邊紅綢,低笑道:「瞧,小兒歌引來大麻煩矣。」
寶釵的心已徹底定下,她進了隆中草廬,嫁的是諸葛孔明,這世間便沒有不能解決的煩惱。
她在扇後輕笑:「妾已為君妻,若有麻煩,但請夫君自理!」
已為我妻!
諸葛亮心下一顫,手中紅綢握得更緊了,今日是娶她為妻的日子,劉表、劉備皆可暫放一邊。
他微微側臉,瞧向新娘方向,見她雲鬢烏濃,鳳冠下流蘇燦燦,隱隱現出雪白小巧的下巴,如傾世牡丹灼灼盛開。
觀禮的一位夫人笑道:「新娘流蘇遮面,就把新郎官看得呆了呢。若晚上入了洞房,那還得了?」
眾人皆發出善意笑聲,劉備坐在禮堂下側,也微微一笑。
諸葛亮面上一紅,正襟端立,開始行禮。
三拜禮成,新娘子先送入洞房,新郎官在外待客。
第一桌敬到劉表面前,他既是地方長官也是女方長輩。
諸葛亮斟了酒,剛端至他面前,劉表已站起身,笑道:「孔明啊,你叔父是我故交,今日又結了姻親,此乃親上做親,咱們以後可就是一家人了。」
張飛站在劉備身後,聽得這劉表下一句就要拋出官職,大急,低聲道:「大哥!」
劉備微微搖頭,面上仍帶微笑,心下也覺著急,且不論這臥龍先生才學如何,聽說他叔父已逝三年,婚禮上卻仍能群賢畢至、荊襄名士濟濟一堂,就讓人覺得不虛此行。
那句「得此臥龍,天下歸寧」的童謠已傳遍荊襄,傳唱歌謠的百姓,知道唱的是制「諸葛犁」的諸葛先生,愈發添油加醋,傳得神乎其神。
本來,諸葛亮就在學業堂極有名氣,諸位名士對他大加讚賞,如今見在普通百姓中也這般得人心,荊襄人士愈發對其推崇。
劉表半個月前就得了童謠,當時只是不信,一個年方弱冠的年輕人,會有什麼能耐?
今日得了蔡瑁等人傳信,說劉備採購厚禮,名為上門賀喜,實乃搶臥龍,奪天下,野心勃勃。
他本不信蔡瑁之言,誰知伊籍也來相勸,說此人年紀雖輕,卻甚得司馬徽、龐德公誇讚,只怕真有才學。
劉表心下動搖,若此人當真有能耐,訪得他輔佐劉琦,能進取更好,不能也可做守成之用。
這才臨時打點禮物,親自過來主婚,又說了這幾句拉攏之語。
諸葛亮坦然笑道:「多謝姨丈!亮山野之人,疏懶成性,以後若禮儀有虧,還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