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向諸葛亮,眼眸中流露出求懇之意。
今日的大好局面,是她籌謀布局多年的結果,絕不能功虧一簣。
諸葛亮看懂了,他想起那本三國故事,因為錯失荊州,劉備如何攜民渡江,百姓沿途死傷無數,糜夫人被迫投井自盡,趙子龍帶著阿斗在長坂坡血戰個七進七出。
而荊州的二十餘萬兵馬,全無代價地被蔡瑁等人獻給曹操,然後在赤壁之戰,一把火葬送個乾淨。
兵不血刃地拿下荊州,這是最好的機會。
他從江夏回來那天,黃承彥交給他一捲紙,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計劃。
何時上門討人,何時散出真相,何時引兵入城。
在五年前,妻子就開始籌謀這一切了,所以她才有意在荊州士族圈嶄露頭角,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所以她才有意揭破蔡氏對劉琦的殺意,引發劉表對蔡氏的厭惡,就連今日的劉表之死,也難說其中沒有她的手筆。
諸葛亮後脊微涼,略帶驚疑地看向妻子。
寶釵瞬間懂了他的眼神,那個純善的、心懷天下的「黃氏」在他心中消亡了。
今日的她,才是真正的誠於己。
為了更偉大的利益,她是不憚於使用陰謀的。
她挺直了脊背,堅定地望回去,一顆心卻仿佛沉浮在海里,茫茫無依。
諸葛亮面上換了微笑,虛假的,不帶感情的微笑。
他伸手攔住劉備,笑道:「主公稍等,待我問蔡氏幾句話!」
他上前一步,揚聲道:「敢問夫人,劉景升死因為何?」
他語聲冷漠,姨母、姨丈都不叫了,雙眼直直盯著蔡氏,不再透一絲注意力給劍下的妻子。
蔡夫人怒道:「他是被劉琦下毒毒死,為何要問?」
諸葛亮不依不饒:「大公子一向仁孝,為何要下毒弒父?」
蔡夫人毫不猶豫道:「父子同爭一女,因而反目。」
在場眾人皆是一驚,此前流傳的流言中並沒有這一段啊!
再說,劉景升雖有幾房姬妾,卻也並不是好色之人。劉琦病弱,平日也算得潔身自好。
見眾人不信,蔡夫人講起更多細節:「我有一侄女,生得溫柔裊娜,與劉琦私下有些首尾,偏劉景升也看中了她,欲待收之為妾,劉琦惱羞成怒,便毒死了他父親。」
這是什麼董卓、呂布劇情?眾人面面相覷,更加不信了。
「我那侄女如今就在府中,你們若不信,盡可以叫來詢問!」
蔡夫人大聲道,她也開始發急了:「反正,我沒有對不起劉景升!劉備,你到底要不要立誓?」
她手中劍往前一送,殷紅的血瞬間流了出來。
劉備忙道:「嫂夫人,莫要......」
諸葛亮擋在他身前,冷聲道:「主公,劉景升死因不明,先莫上了這婦人的當。」
「諸葛孔明!」蔡夫人不可置信,「你當真不顧你的妻兒?」
諸葛亮搖扇笑道:「亮年剛弱冠,孩子隨時可以再有。但天地間的公理道義,卻是不能不顧。」
他的聲音低沉了些:「不過,請夫人想清楚了,這一劍下去,你與我可就有殺子之仇了。此仇,亮早晚必報!」
「我只要我兒成為荊州之主!事後你盡可以殺我報仇!」蔡夫人語聲冷凝,繼續威逼劉備:
「劉備!快對天立誓!否則我真會殺人的!莫非你只是個空有仁義之名的偽君子嗎?」
寶釵截口道:「玄德公莫理她!若將荊襄九郡送與曹賊,才是真正的不仁不義!」
她不顧頸上的劍,向前走了一步:「只要玄德公善待百姓,興復漢室,我母子死有何懼?」
她轉向諸葛亮,眼眸中多了催促,用口型道:「相信我!」
諸葛亮唇微動,卻說不出一個字,這是他愛之如命的妻,如何就這樣放她被人傷害?
劉備急道:「嫂夫人三思,這可是您的親外甥女啊!」
「什麼親外甥女?呸!」蔡夫人看向寶釵,怒道,「你們可知這惡毒的女人做了什麼?她蠱惑我殺劉琦,卻又轉身揭發我,導致劉景升厭惡我與琮兒,讓我在荊州名聲掃地。」
「我本不想殺她,好吃好喝供養在自家廂房裡,她卻到處使人散步謠言,煽動人心!」
她一揮手,身後兩個兵士架著梅四走了出來:「你問問這小丫頭,她都向外傳遞了什麼消息?」
蔡夫人抓住寶釵的頭髮,向後狠狠一勒:「我對你一向不薄,為何要如此設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