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的花期很長, 足有六個月, 正因如此,佛教裝飾中常用的忍冬紋樣,取『凜冬不凋』之意。
明寶清就有好幾件忍冬紋樣的襦裙, 常在去寺廟進香時穿著。
因忍冬的花瓣花蕊如垂葉細長蜷曲, 所以忍冬紋又叫卷草紋。
「我瞧著可以用碧色繡卷葉, 蕊金勾其中。」明寶清用炭枝在竹片上勾勒幾筆, 轉遞給藍盼曉看。
「花蕊還是簡化一些,」明寶盈的下巴正擱在明寶清肩頭,探指在她眼前虛畫出幾輪金弧來, 「這樣好不好?」
明寶清伸手抓住這個虛幻紋飾, 將其倒懸了過來,道:「不妨這樣倒過來, 雖不似忍冬垂掛,更有蓮手攏合之感。咱們這一批花樣, 畢竟是趕著端午廟會去試賣的, 不必太華麗輕浮了,還是素淨持重一些為好, 主要是賣給那些上了些年歲的婦人。母親,您覺得怎麼樣?」
藍盼曉苦做學生,忙著在眼前的玲瓏小繡架上飛絲勾線,片刻後將半邊金蕊佛手勾了出來,輕輕抓起小繡架,轉過去給倚在一處的姐倆瞧。
「可是你們描的那樣?」
「正是!母親實在蕙質蘭心!」
藍盼曉笑道:「花樣好,換了誰都繡的出來,更別提還有這樣趁手的繡架了。」
明寶清給藍盼曉做了手持、桌立兩個繡架之後,還給明寶盈做了一個很小的書箱,手拎即走,大小恰能放得下筆墨紙硯,頂蓋做桌,尺寸覆一張信紙有餘。
鍾娘子每見一次,嘖嘖稱奇,「你家大娘子真是厲害,沒見過女兒家做木匠,還做泥瓦匠的,能做箱子,還能砌牆!」
「元娘是我們家的頂樑柱。」藍盼曉笑著回頭看明寶清,她今日難得露出些鬆快的神色,正與明寶錦一道在別處攤頭上閒逛。
這廟會在十里鄉上,因十里鄉上觀音廟而生,草市也好,廟會也罷,不過是人多人少的區別。
今日端午,觀音廟會分發福粽,正午時分還會在寺廟門口分撒甘霖,所以除了老苗姨守家之外,其餘人都來了,林姨是重中之重,一早就被明寶盈安置在廟前的階上坐下,盼望著寶瓶甘霖的浸沐。
這座觀音廟明寶清少時曾來過,但那時她坐在轎中,被僧尼直接引到寶殿內,沒怎麼留意過外頭的熱鬧,所以今日的一切於
她而言還很新鮮。
鍾娘子是這廟會上擺攤的常客,天氣漸熱,好些人專來尋她買涼蓆蒲扇。
藍盼曉到底有些靦腆,只等人家在鍾娘子攤頭做下了買賣,才掀開覆在桶上的白巾帕,盛一杯金銀花飲子遞過去,說是解口乾,不要錢的。
主顧道謝,眼睛自然要看過來,雖不是各個都會買帕子,但這十中總有三四人肯掏銅子的。
旁人見有不要錢的飲子,湊到跟前來,也簇得鍾娘子攤頭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