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右道進奏院的小吏聽到他們講了這些,小心翼翼湊了過來,道:「老主事還能回來嗎?」
「我不知道。」明寶盈說:「你們同老主事關係倒好。」
小吏猶豫了一下,道:「我們與老主事家住得近,這麼些年來,時不時見著一面,混也混熟了。原本逢年過節的,我家那口子給老主事端一兩個菜去,老主事也回給我家娃兒一個紅封,今年過年他就沒回來,倒是來了好些大理寺的官差,把他那間宅子都翻空了,但什麼也沒找著。」
「沒有的東西,找什麼?嬸子吃了那麼些年的藥,家裡沒有餘錢,嬸子走了之後,這兩年的錢倒是都攢著了,沒處用了,就那麼些,棺材本都不讓攢啊。」另一個小吏小聲嘟囔著。
第162章 竹蔗
在家裡待了整三個月, 懶散慣了,勁不是一下就能提起來的。
明寶盈倒在車裡昏昏欲睡,腦海里卻不清靜, 老主事和明真瑤在裡頭冒來冒去的。
明寶清駕著的馬車是新的, 板材嚴實, 密不透風, 拉車的馬兒雖才養了幾日不久,但是一匹耐力很足的敦實矮馬,一步一步走得很穩。
因為游飛半道上被邵階平的人劫走了, 所以驢車也丟了, 那頭養了多年的小灰驢也不見了,嚴觀和游飛事後找了幾日,發現好好一頭驢已經皮是皮, 肉是肉, 進了醫館, 也進了肉鋪。
雖然事後那私殺小灰驢的人徒刑一年, 但車毀了,驢死了,就跟林姨的死亡一樣都是無法挽回的事情。
小毛驢的死叫游飛和明寶錦更難過了, 但兩個少年都不說, 在大人跟前也不表現出來,只湊在一塊傷心。
後來, 明寶清稍微緩過來幾分,也發覺家裡少了點什麼, 她像個無頭蒼蠅似得東轉轉, 西轉轉,盯著東院牲口棚里的騾子看了好一會, 見它邊上的食槽空空的,終於是想起來了,原來這個家裡還沒了一頭驢。
蘭陵坊的馬坊還欠著明寶清兩匹小馬,明寶清帶著游飛和明寶錦去領小馬的時候,還碰見了熟人——一個棗紅臉的壯年人,嘴裡叫著大娘子就朝她走了過來,明寶清愣一愣,立刻喊他邱有喜。
「大娘子還記得小人。」那壯年人憨憨笑。
明寶清當然記得他,邱有喜同陶二郎去撅藍草苗時遇見的那個邱有福是兄弟,都是邱嬤嬤的侄兒。
其實若要馬坊的官牧來說,卓氏留給明寶清的那間馬行本身不是最寶貝的,最寶貝的是裡頭幾個養馬挑馬的老師傅,邱有喜就是個經年老道的養馬師傅。
馬坊缺人手,官牧很器重邱有喜,給他配了幾個打下手的小徒弟。
因馬坊的馬兒大多是不賣的,養得好才要緊,所以不善言辭的邱有喜在這裡很自在,不必受掌柜的嫌棄。
「那些官差收了馬行之後,將馬行里那些二房的人都趕跑了,其他都沒變,只把我們幾個養馬的師傅要到了這裡。」邱有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