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記得龜山下鎮壓的是……
一個清潤悅耳的聲音打斷了秦琢的思緒,迷離的色彩組成了新的畫面。
「多謝滄海君相助,待良成就大業,便來歸還曳影劍。」
滄海君,良?
留侯張良!
張良曾到淮陽縣學禮,在東方結交了滄海君,共同制定刺殺秦始皇帝的行動計劃,更從滄海君的手中得到了奇物曳影劍。
秦琢慌忙抬高視線,便見一名相貌柔美的青年,眉宇略顯陰鬱,滿目決絕之意。
而青年對面的滄海君外表毫不起眼,但舉手投足間卻有虎豹騰躍之姿。
他聽滄海君道:「曳影劍有靈,四方有亂則騰空飛襲,千里克伐,無可抵禦,此去兇險,望君珍重。」
話音未落,場景再次變換。
秦琢只好把所有的疑問放回心底,等待下一個場景的出現。
須臾,眼前便豁然開朗。
草木掩映著荒涼的黃河故道,遠方衣冠攢動,過來一隊人馬。旌旗斧鉞,雲幡華蓋,正是大秦皇帝的鑾駕。
張良帶著滄海君為他找來的力士,藏身在馳道旁茂盛的樹叢中。
蟬鳴聒噪,沙塵漫捲,風起博浪沙!
第11章
始皇帝的車隊行進迅速,為首的車架在路過一個拐角時,滄海君尋來的力士猛地從草叢中竄了出來。
只見他叉腿而立,舉起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椎,揚手就擲。
秦琢被寒光映得晃神,木屑與沙石飛濺,為首的六馬車架砰然炸裂。
大鐵椎淹沒在路旁的煙塵中,車架側翻在地,那幾匹矯健的御馬也被帶著跌倒,馬蹄紛亂地踩踏著地面,不住地咴咴哀鳴。
突如其來的襲擊讓一眾文臣武官急忙下了馬車,垂手立在路邊等候指示。
連秦琢都看得出來,這些臣子們驚慌,卻並不失措,更不用說日後的漢初三傑之一,謀聖張良。
計劃失敗了!
嬴政根本就不在為首的馬車上!
那個力士早已奪路而逃,張良心裡萬分焦急,現在若是離去,恐怕以後再也找不到這麼好的機會了。
就他進退兩難之際,緊隨其後的第二輛車停下了,一隻節骨分明的手挑開錦簾。
帝王的身影烙印在張良的瞳孔中,雖然只是一抹不甚明晰的玄色,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這位前無古人的皇帝氣勢之強盛。
如山嶽,如深淵。
張良屏息凝神,帝王緩步走出了車廂,目光掃過眾人,漆黑的雙眸看不出喜怒。
同乘一車的上卿蒙毅也下了車,侍立在君主身側,警惕地環顧著四周。
這個暴君的長相和張良想像中的不太一樣,眼前的帝王眉眼凌厲,姿容俊美,好似一把淬血的秦劍,亦或是一塊厚重的石碑。
拼了!
張良握緊了曳影劍,緊了緊蒙臉的黑布,確認偽裝完好後,他雙腿發力,突然暴起沖向了他的滅國讎人。
「暴君,受死!」
不成功,便成仁!
張良大喝,曳影劍劃出了一道流星般的白光,鋒芒畢露,刺向嬴政的胸口。
即使知道博浪沙刺秦最終失敗了,秦琢仍然緊張起來,以劍的視角凝望著這位統一六國的君王。
的確是風華無雙,深沉莫測,卻足以令此方天地的目光都停留在他身上。
蒙毅的雙眼兀的瞪大,而嬴政卻只是微微側過了頭,眼底的沉靜讓人難以看穿。
快躲開啊,你愣著幹嘛!
秦琢毫無由來地為這位千年前的古人感到焦慮,但他現在是一把劍,只能在心裡無聲吶喊。
「陛下!」
「保護陛下!」
隨行官員的高聲呼喊充塞了所有人的雙耳。
這時,始皇帝所在的車廂里又鑽出了一個矮墩墩的小孩,麻利地跳下來,張開瘦弱的雙臂,擋在了大秦皇帝的身前。
張良的劍招不禁停頓了一瞬。
沒聽說始皇帝出巡還帶上了哪位公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