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沒聽說過?」嬴政低笑,「那想必是虛假的了。」
昆玉急忙道:「其實也不全是假的,我不知道方丈瀛洲是什麼地方,但玉書上確實有記載過蓬萊——蓬萊山位於大海之中,為仙人所居之處。」
末了,他又道:「不過,我也不太確定,這裡還有沒有蓬萊。」
嬴政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他知道昆玉記憶有失,對兩界關係語焉不詳,但他何等聰明,憑昆玉怎麼也描述不清的寥寥數語,便能猜出個大概。
「徐福……他向朕討要童男童女,還說要為朕出海尋找不老仙藥。」嬴政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屑,又似乎有些期待。
「不老藥……」昆玉努力地想了想,「玄囂好像吃過不老藥……」
「玄囂?」嬴政輕聲重複了一遍這個有些熟悉的名字,「你是說,少昊?」
昆玉的神情愈發茫然無錯了:「好像、好像是有這麼一個叫法呢……」
嬴政見他這副模樣,也不再為難他,反而道:「若是有空了,讓高兒給你尋一些史書看看吧。」
免得連白帝少昊都不認識。
嬴政的心情鬆快了幾分,很好,仙山不是假的,仙藥也不是假的,那就讓那個叫徐福的方士收拾一下出發吧。
他的曾祖壽數綿長,但祖父和父親都是盛年而崩,這讓他非常擔心自己的壽命。
長子扶蘇尚且不足以擔起這個空前龐大的帝國的大任,而縱觀他那二十多個兒子,竟無一肖父者。
嬴政心裡有太多的宏圖霸業想要去實現,但他同時也感覺到,隨著年歲的增長,自己的身體在無可避免地衰弱下去。
他加快了腳步,將民力運用到了極致,卻仍是追不上時間。
他需要時間。
昆玉也深知這一點,他思索著回答:「也好,若是能找到蓬萊山,若是蓬萊上還有神靈沒有離開,即使不能做到不老不死,也能為陛下延續壽命。」
嬴政勾了勾唇角,昆玉的認同顯然取悅了他。
「朕先前讓李斯刻了傳國玉璽,然而在此次南巡途中,被朕丟入湘水裡,以此鎮壓惡浪。」他又蹙起雙眉,「那是上好的氣運載體,可惜了。」
以凡人之軀,承載華夏氣運,還是太過艱難。
第68章
「氣運載體嗎……」昆玉似乎被這個詞喚醒了往昔的記憶,冷不丁問道,「陛下覺得,禹王鼎如何?」
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後,曾命人收九洲之器,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金鑄成九鼎,象徵華夏九州。
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儲與皇室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時行九鼎大禮。
秦滅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遷咸陽,彼時嬴政尚在邯鄲為質,運輸船隊途徑泗水彭城,忽然掀起滔天巨浪,將載著九鼎的船打翻。
禹王九鼎也因此沉沒在了泗水之底。
嬴政的眼睛不看昆玉,而是直直地凝視著昏黃的燭火,火苗在他的瞳孔深處燃燒,卻仍顯得目光清冷。
「你的意思是,讓朕去泗水打撈禹王鼎?」
「是的,禹王鼎可以幫助陛下更快地凝聚九州氣運——它本來的作用就是這個。」昆玉認真地回答。
嬴政忽的笑了起來,嘴角的弧度有些冷峻:「同樣是派人打撈,那打撈朕的玉璽和禹王的九鼎,又有什麼區別?」
昆玉道:「沒有區別,我的建議是一起撈,人手不足的話,以禹王九鼎為先。」
「同樣是用於鎖住逸散的氣運,朕的玉璽不比禹王鼎更好用嗎?」嬴政故作驚訝地挑眉道。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實是陛下的玉璽更好用。」昆玉一板一眼地說道,「但是玉璽能夠鎖住的氣運來自於掌握玉璽之人,也就是皇帝本身;而禹王九鼎鎮壓九州四海,只要九鼎不毀,人族不滅,氣運就不會受到影響。」
「在陛下的手裡,那這玉璽就是氣運最好的載體,但若是放在庸人手中,恐怕只能當一塊普通的印章了。」
嬴政微微垂下漆黑的雙眸,昆玉見到這個表情,就知道他陷入了沉思。
雖然秦國明君輩出,但即使是嬴政,也無法保證後繼之君代代賢明,為了後世,禹王鼎是必須尋回的。
若是自己終究無法長生,那就更要為後世鋪一條路出來了。
「禹王鼎……九州……」
突然,顫抖的燭光扭曲成光怪陸離的碎片,月光渙散,所有的聲音與色彩都在飛速地遠去。
夢境破碎了。
…………………………
「昆玉師叔?昆玉師叔!」
譚奇把手放在秦琢的眼前,使勁地晃了兩下。
秦琢回過神來,沖他歉然一笑:「何事?」
「沒事兒!」譚奇叼著個不知從哪裡來的果子,含糊不清地嘟囔道,「就是看你一直在發呆,我怕你身體不舒服,就來問一問……秦世伯這麼強都傷成那樣了,你就別逞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