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的是枉為人夫,枉為人父,枉為人。
第106章 聖旨
宮裡
太后:「當年你護著謝家姑娘, 如今連她的女兒也要護著嗎?」
東明帝:「母后,不是她的女兒,是朕和她的女兒。」
阿棉之所以會去見姜其墨定是因為姜宓, 她不放心姜宓。既然姜其墨不認這個女兒,那他認, 他不想讓阿棉因為自己的女兒操心傷神, 毀了身子。
太后頓時怔住了。
「你說什麼?姜家姑娘是你的女兒?」
東明帝:「對!她是您的親孫女,您忍心看她被攆出侯府流落在外面?」
太后臉上的神色幾變,厲聲道:「如此說來, 她當年的確勾引了你, 她死的一點都不冤枉。」
東明帝:「母后, 您錯了,真正有問題的是您兒子我。您忘了麼,是我主動去的太傅府,也是我強迫的她。她若真的願意嫁給我, 我有的是法子將她從太傅府弄出來。正是因為她不願離開姜家, 才發生了後面的那些事。」
太后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東明帝:「兒臣這就去昭告天下, 承認姜宓是我的女兒。」
見兒子轉身離去, 太后頓時慌了, 忙道:「等一下!你不能承認!」
東明帝停下腳步:「為何?」
太后氣得不行:「你糊塗了嗎?那時她還是姜太傅的兒媳,你若承認, 豈不是告訴天下人你德行有虧?你是個明君,怎能在史書上留下這樣的名聲!」
她雖然更喜歡小兒子, 可長子也是自己親生的,這些年來一直順從她孝順她。
東明帝:「那又如何?兒臣不在乎。」
太后:「你怎麼能不在乎?如今東明國在你的治理下蒸蒸日上, 百姓和樂,比你父皇在位時還要繁盛, 朝中的重臣都說你是東明國史上最賢明能幹的君主。」
這些年來兒子有多勤勉她都看在眼裡,她也知道兒子的才能,知道兒子的抱負。
東明帝:「不過是虛名罷了,於兒臣而言沒有什麼益處。」
太后見兒子不聽,頓時慌了,她連忙想到一個法子,道:「你若想認她,不如認作養女,哀家出面認她。」
東明帝:「母后,不必如此麻煩。」
太后:「不麻煩的。對了,你不是最寵愛柔妃了麼,她若知道你這般寵愛一個死去多年的女子怕是會對你不滿,影響你們之間的感情。你不妨多想想她。」
太后不怎麼喜歡柔妃,覺得兒子對她的寵愛有些過了,但此刻拿她當藉口正正好。
雖然太后不知柔妃的真實身份,但她這話的確給東明帝提了一個醒。
他若真的將姜宓認作親生女兒,阿棉的名聲勢必也會被他影響,史書上定會將她寫成一個水性楊花的女子。他是不怕旁人議論的,可阿棉未必能受得了世人的非議。
若能認作養女,不管姜其墨認不認姜宓,姜宓的身份都不會再被人詬病,也沒人敢忽視她。如此一來,阿棉也不必再為女兒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