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話不能說的太明白,還得照顧少年敏感彆扭的自尊心,孟古青微笑道:「我覺得鳳儀宮挺好的,又寬敞又大,那麼大的暖房夠我養許多花了,太后說我養的比內府養得好,叫我養好了往壽成殿再送點,我才又種下了好幾種新鮮花卉。徐貴妃如今正在養胎,老是去打擾她也不好,至於太后跟皇上宮裡,不過多走幾步路,這點耐性我還是有的。皇上恩典,我也不想推辭,但既然已經花費巨資將鳳儀宮修繕好,好端端的不住,又花錢去修永福宮,前些時候太后還說國庫緊張,後宮能減省的也該減省些,我怎麼好意思再為了自己的私慾花錢呢。」
趙東臨自小就是個聰明孩子,太后也時常教導他,跟人交談來往,要看人做的別看人說的,聽話要聽內容,不要聽語氣。皇后恭敬有禮,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說來說去,其實還是不願意去前頭,他心裡有點生氣。
幸而他是個很懂得隱忍的人,先是給攝政王當了十年的傀儡,現在又被攝政王黨幾個王叔把住兵權,將他擠在一邊當光杆司令,他照樣不咽下了這口氣。雖說生在皇家,還不如個普通富家小公子過得舒坦,連那些外人都能騎在他頭上作威作福,皇后好歹是他的結髮妻子,是要一生相守的人,他還不能給她點時間適應嗎?
第013章 、皇后,朕好痛
譚瑛跟徐嬙的婚事定在了景泰九年的臘月十二,黃曆上說這一日青龍在淵、名堂日照,是個諸事皆宜的黃道吉日。徐家給皇上跟皇后都發了燙金的請帖,孟古青翻開看了一眼,叫扶桑準備一份禮品送去,至於她就不去了。說起來,進宮也快半年了,孟古青確實對牆外的熱鬧很感興趣,而徐嬙的婚事能成,她也算半個紅娘,於情於理該去觀禮,可那到底是徐貴妃的娘家,徐貴妃的肚子已經五個多月了,太醫建議多走動,妹妹出嫁她肯定是要回去送嫁的。
貴妃省親,多榮耀氣派的時候,她這個皇后何必硬湊上去壓人家一頭,還是不要太討嫌了。
到了這一日,將小皇帝跟徐貴妃送出月華門,望著那游龍般的長隊逐漸遠去,孟古青忍著伸懶腰的衝動,轉身去太后的壽成殿,正巧有人也在太后宮裡做客,還是一位稀客,便是小皇帝的姐姐陽阿公主。陽阿公主二十七八歲,出嫁已經十年,母妃早逝,據說生前跟太后關係不錯,所以幼年喪母的陽阿公主便由太后撫養長大,跟親生女兒沒多大區別。
孟古青這是第一次見陽阿公主,她嫁進宮來的時候,陽阿公主的婆母去世,公主跟著駙馬扶靈回鄉,是以小半年不見蹤跡,也是聽說太后聖體違和,趕在年前回京,一回家便趕緊進宮來看望太后。母女倆小半年未見,見面便說不完的話,還小小哭了一場,有人稟報皇后來了,方破涕為笑。
聽採薇打聽來的消息說,陽阿公主跟徐貴妃交情很好,徐貴妃不得太后寵愛,她還幫著在太后面前說好話,太后不准徐貴妃進宮,她便將徐貴妃接進自己公主府,再邀請皇帝弟弟去赴宴,給兩個人製造見面的機會。太后雖不滿女兒撮合,也沒有真的生氣,足見這對不是親生的母女,勝似親生的,感情很好。
一般來講,跟徐貴妃交好的,都不大可能喜歡鳩占鵲巢的皇后,孟古青是很有自知之明的。進門跟陽阿公主寒暄了幾句,看這位大姑姐表情淡淡的,情緒不高,就知道她對自己感官怎麼樣了,她是無所謂的,畢竟連人民幣都有人不喜歡呢,人家不喜歡她,她也不坐在這裡礙眼,說了沒幾句,以去看太后的藥膳為藉口,遛了。
陽阿公主嘟了嘟那張跟小皇帝頗為相似的嘴巴,暗暗朝殿門翻個白眼,扭頭就被太后抓到了,嘆氣道:「你這丫頭,多大的人了,怎麼還跟小時候一個樣,什麼都表現在臉上,皇后又沒得罪你,跟你說話你怎麼不理?好歹是皇后,後宮之主,將來你靠她的時候還多著呢。」
陽阿公主嘻嘻笑,拉住母后的手撒嬌,「我有母后,還要別人看顧做什麼?誰有母后這麼疼我愛我,母后要活一百歲才行。」
太后臉上也露出笑,陽阿公主確如她的親生閨女,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跟兒子被分隔兩地,幸好還有公主在身邊,給她帶來了很多歡笑,陪她熬過漫長的歲月。陽阿公主為人也聰明識趣,雖跟徐婉交好,到底對徐婉的母親楊夫人不假辭色,知道這個人是太后心裡的一根刺,跟太后統一戰線,很懂得分寸。
原本她夾在太后跟徐婉中間,還挺為難的,現在徐婉身懷有孕,太后的芥蒂也消散了許多,陽阿公主只有高興的。她這次回來,給太后帶了不少外地的特產,也不忘蒹葭宮,從太后宮裡出來,就叫人送過去了,一時間想到太后的話,確有幾分道理,太后年近五十,身體不好,說句大不敬的話,也不知還能護著她幾年,跟皇后搞好關係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