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連英。」晉文帝喊了聲。
魏連英身上的傷還未好,但方才在門外聽到一二,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立即過來,「皇上。」
「去請朝中那幾位大臣前來商議此事。」晉文帝說起此事,不由得想起秦慕修。
若是沒出這事,秦慕修定會出來,他也定會給晉文帝一個很好的法子。
第926章 倒戈還是被迫?
魏連英跟著晉文帝這麼多年,晉文帝大致的心思,他都是能揣摩得到的。
立即便去尋來幾位平日裡晉文帝最看重的大臣們,讓大臣們入了宮,自個兒也是擔憂。
若是太傅在此就好了,說不定能有好主意。
可如今他不在,也不知道這些大臣們,是否能商議出一個好的決策出來。
此事可不是小事,讓誰處理也是個難題。
書房內,晉文帝面色嚴肅。
大臣們在來的路上,已經在魏連英的口中知曉了事情的原委。
「大宛進犯,各位愛卿想必已經知曉,朕招你們來,是想知曉各位愛卿可有什麼見解。」晉文帝問。
幾人面面相覷,沉默不語。
其中一位臣子上前,微微拱手道:「皇上,臣認為大宛國居然到了東秦邊境,此事必定與小宛國脫不了干係。」
「朕知曉。」晉文帝怎會不知?
臣子繼續說著,「皇上,微臣覺得,大宛國要麼就是已經攻占了小宛國,要麼就是小宛國已經倒戈向大宛國。」
「有何區別?」另外個臣子問。
「自是有區別,前者是小宛國不敵大宛國,許是消息還未傳到東秦來,就被大宛國給攻占了,那說明小宛還是咱們的盟軍,咱們要去營救;後者,若是小宛國主動倒戈,咱們和小宛就不再是盟友,而是敵人,那麼,這場戰爭,不止要打大宛,還要打小宛。」他回答。
「……」
臣子們議論紛紛,讓晉文帝更加頭疼。
小宛國不管如何說,都倒戈了。
可是,如今的重心不僅僅在這上面,還有大宛國打過來。
「皇上,事到如今,我們必須派人去刺探敵情,這樣也能知曉小宛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上前說話的,是當朝宰相溫居正。
晉文帝點頭,「繼續說。」
「臣以為,不如讓大皇子前去刺探敵情。」
溫居正的話,讓眾人不悅,其中一人道:「大皇子如今在甘肅治水,他本就是戴罪之身,如何去刺探敵情?」
「正是因為如此,臣才覺得利用讓大皇子前去,現在東秦危機,身為皇子自然要以身作則,若是大皇子刺探敵情有功,將功抵過也是好的。」溫居正的話,不卑不亢,倒是十分的有理。
的確,讓慕佑去是個好法子。
有個臣子上前,拱手附和道:「皇上,臣附議!」
「臣附議!」
一個上前,另外個也紛紛上前。
顯然,溫居正的話說服他們,其中有人還道:「大皇子雖有罪在身,可也並非全然都有過錯,皇上仁慈,定會給大皇子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大臣的話,這不是把晉文帝逼在死角?
此時,晉文帝卻總覺得有所不妥當,好似這些大臣們早就在此處等著自己,自己的話卻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
最後他嘆口氣,「此事,容朕考慮一二。」
「皇上,如今大宛國已經兵臨城下,您萬萬不可一拖再拖,我們東秦萬萬不能失守啊皇上!」溫居正跪在地上,磕頭。
其餘的臣子也紛紛跪下,「請皇上三思。」
「朕知曉了,你們且回去吧。」
溫居正知曉不能繼續下去,便起身同著其他大臣一併離開,他的身邊,此刻也圍繞著不少的臣子。
「沒想到宰相大人這麼的厲害,若是大皇子回來,說不定還能與如今的太子殿下一爭高位呢!」
「是啊,如今宮中,唯有太子一人,她一家獨大,若是大皇子回來,勢力均衡下倒也好。」
「……」
溫居正未曾言語,只是離開時同其他臣子們拱手後坐上嬌子。
此時,晉文帝也是真真頭疼。
書房內他再也待不下去,便去往了養心殿,可剛走進去,卻見著皇后端著一碗血燕窩走上前來,「皇上,這是臣妾讓人專門尋來的血燕窩,對皇上的身體有益,您可要嘗嘗。」=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