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穿著一身麒麟紋樣的寶藍色曳撒,氣度清貴,緩緩而來,眾人看到他的樣子,眼睛都瞪得滾圓,太皇太后更是不由得上前了兩步,渾濁的眼睛漸漸潮濕起來。
他的目光透過帷幔,望向了裡面已經斷氣的朱懿德,緊緊地蹙起眉頭。
黎振道:「稟太皇太后,當年宮廷驚變,眾人都說懷獻太子崩逝了,可是皇上並不相信,派奴才在大明苦苦找尋,皇天不負苦心人,奴才真的找到了他,並將他帶回了皇宮。」
「你……你真的是獻兒?」太皇太后一時竟像做夢一般,畢竟一個死去多時的人突然出現在眼前,她實在是難以置信。
「皇奶奶,你不記得獻兒了嗎?」他握住太皇太后的手,激動道。
太皇太后將他手掌向上一翻,嘴唇顫抖地對眾人道:「在獻兒手心的部位,有一個紅痣,哀家仔仔細細地看過他的掌紋,真的和懷獻太子之前一模一樣!」她深吸一口氣,「這世上怎會有兩個人如此相像的,連掌紋都一樣?一定是佛祖念哀家日夜禱告,將哀家心心念念的乖孫兒送回來了!」
「皇奶奶……」
「乖孫兒!」
太皇太后摟住他,「你能回來真是太好了,之前以為你死了,皇奶奶的心也死了,如今你回來了,這大明的皇位,非你莫屬!」
「可是孫兒來晚了一步,弟弟他,竟然已經駕崩了……」他神情苦痛,哽咽道。
「好孩子,你弟弟若是看到你回來,一定也是極為欣喜的!」太皇太后安慰他說。
郭庭毓還想說話,黎振冷冷一笑:「郭大人,主子萬歲爺平生最敬重的人便是他的兄長懷獻太子,連太皇太后都首肯了,難道你還要阻撓不成?」
其實黎振是有些驚訝於張氏的反應的,可在他看來,這太皇太后只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嫗,就算她提出什麼質疑,他也可以輕鬆化解,而她如此配合,落在黎振眼里,便只是捨不得自己的富貴,向他投誠罷了。
郭庭毓吃了癟,景暄和這時卻說:「黎督主,若皇上真的想立懷獻太子為儲君,那麼玉璽如今在何處呢?」
黎振一怔,郭庭毓也道:「是啊,黎督主剛才說,文官們不得皇上信任,可若是黎督主真的深得皇上信任,那麼傳國玉璽的下落,應該早就會告知黎督主了。」
黎振眼眸一黯,又恢復了冷傲,「無論如何,懷獻太子已經回來了,他理應是大明的下一任君主!至於那傳國玉璽,皇上並未告知與我,可這與懷獻太子繼位有何關係呢?」
……
太皇太后與眾人商定了,國不可一日無君,明日便是懷獻登基的日子。
景暄和隱隱有一個預感,明日會有大事發生,只是在眾人四散的時候,她對黎振說:「黎督主留步。」
「景大人還有話說?」
景暄和自動忽略了他眼底的陌生,道:「是,請問黎督主可方便?」
「跟我來吧。」黎振說完,便邁步而走。
景暄和跟在他身後,拐了幾個彎,便來到了司禮監。這是她第一次來到司禮監,這裡素有紫禁城「第一署」之稱,如今更是與內閣並駕齊驅。
此時月亮初升,黎振披著一身深紅的斗篷,斗篷外是雪白的狐狸絨毛,襯得他身姿高挑,貴不可言。
黎振解下斗篷,坐於主座之上,「景大人竟敢如此放心地跟著我來,就不怕我對你不利?」
景暄和:「黎督主這是說的什麼話,若是害怕,臣又怎敢獨自過來?」
黎振:「案子已經了結,景大人這次來是……」
「臣是想向你道謝,僅此而已。」景暄和如是道。
「道謝?」黎振重復了一遍她的話,目光中帶著考究。
「畫眉已經告知於我了,她之所以能這麼順利找到那雪糰子的蹤跡,是衡公公派人與她一起找的,這深宮之中,能夠使喚得了衡公公的,也只有黎督主了吧。」景暄和頓了頓,「所以臣這次來,是為了感謝督主,幫助畫眉。」
她彎腰施了一禮,對於黎振,她自然是不想欠他這個人情。
黎振聞言,勾起一絲笑,說:「景大人這就想多了,我只是不想讓李太后太過得意,並不是想幫你。」
「無論黎督主是出於什麼目的,幫助畫眉,這是事實,我自然要過來道謝。」景暄和神情很從容。
他很不喜歡她這公事公辦的樣子,道:「皇上,不,先皇已經允許於愷之返回京城了,就連於景漣的清名也會恢復,景大人如今應該很快意才對,可我觀你神色,也沒有多少輕鬆。」
「明日便是懷獻太子登基的日子了,黎督主也應該很高興才是,可為何黎督主的神色,並沒有多少輕鬆呢?」景暄和只是反問道。
黎振對上了她的眸子,她的目光還是那麼清澈明亮,一如當年他初見她的樣子。
這樣乾淨的目光,讓他不由得垂下睫毛,道:「我們這樣的人,久在樊籠里,只有身死的那一天,才會真正地輕鬆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