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以言也說不出拒絕的話,只是心中一直壓著自己生父之事,她倒是想就這樣算了,卻過不去心中的關卡,那蕭相如此害人,周珮又說有前歲雪災證據,若是把握住,不愁不能為謝懷申冤,只要給自己父親申了冤,父親母親的魂靈便也能歸故土了罷。
何況,謝懷一案若昭雪,陛下與齊王的心結,說不定也就打開了。
齊王得民心啊。
若是齊王承繼大統,雲家後續也才能保持如今的地位。
她笑著點頭,「嗯。那阿言便打擾了。」
姜氏點了她的鼻頭,「你這丫頭,說什麼呢?」
蘇以言真怕她要做的事情會連累雲家,但只要她這個人做事,不管她是誰,只要與雲家有所牽連,便不可能不連累雲家,只能等哥哥休沐,她再同哥哥好好說說。
不知道陛下對謝懷是個什麼態度,最壞不過是她蘇以言人頭點地,但若是煽動了民間的書生,一起造勢,那就不一定了。
知道她會暫住,謝氏就吩咐人再一次去打掃與梧院,她用了晚膳告別姜氏,回到小院,還是一如以前她住這時的那般模樣,連擺放的物件位置都未曾移動一下,她眼中疑問,一起伺候過她一段時間的小丫鬟青甜跑過來,朝著她行禮,「小娘子,這院子是七郎君吩咐過不動,後二夫人也吩咐了,夫人前段時間說讓打掃出來,迎你,小娘子你可來了。」
子星拿出銀錢賞了,不到兩刻鐘,一陣燕語鶯聲從半開窗欞中傳出,蘇以言起身去迎。
雲府沒有那麼多規矩,讓新嫁娘不許踏出閨門一步,雲二娘聽聞蘇以言來了,便約了三娘與遠道而來參與她婚禮的趙四娘一起來見蘇以言。
幾個姐妹見面,趙四娘侃侃而談,又打趣了即將成親的二娘。
她們還不知道蘇以言真實身份。
這時蘇以言也沒必要隱瞞,便一五一十地說了,幾個姐妹沉默了半晌,三娘將蘇以言抱住,「阿言,你真是辛苦了,難怪......」
蘇以言抄手回去也輕輕拍了拍她的背,疑問,「難怪什麼?」
「難怪你要跟著七哥哥去上任,也不同我們說一聲,走得那麼急,若是不知道的,只當你和七哥哥私奔呢。」
三人臉紅掩面而笑,蘇以言鬆開三娘,羞得臉通紅,嗔道:「你們快瞧瞧,瞧瞧這二娘的嘴,要嫁人了,就如此口無遮攔。」
雲今瑤唇角彎彎,又道:「我說的可是實情,也不同我們說,就和七哥哥走了,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跟著去了睦洲,嘖嘖。」
雲今珴也跟著問道:「怎麼?阿言在睦洲與七哥哥相處這麼久時間,可會成為我們嫂子?七哥哥年少有為,近來直接長時伴駕,也不算埋沒了阿言,就是總不歸家,若是成婚了,官家定會體諒臣子新婚吧。」
「你們,你們倆......」
蘇以言這下臉蛋燒了起來,從耳垂至臉頰,紅得滴血,先前那些沉重且傷感的東西幾乎消失不見,剩餘的只有這如脫兔般的心跳動聲音,她垂著頭支吾不開口,趙四娘調侃,「妹妹這是害羞了,你們可別逗她玩了。」
又幫蘇以言解了圍,「還是來說說那陳郎君吧。我還沒見過呢。」
第172章
蘇以言在雲府小住了兩日,總在心中浮想聯翩,又覺得有事發生,總是睡不踏實,周珮這人算是完全從她世界中消失了,她不得不感慨,被人送回雲府也是好事一件,不然還不知得和周珮相處多久。
現就等哥哥下值回家,她關於自己生父的事想和他商討。
又過來幾日,牡丹早已開盡,這幾日算是芍藥盛花時節,姨母還辦了賞花宴,宴上陳郎君也來了,蘇以言瞄了一眼,是個神采英拔的郎君。見二娘羞紅了臉,眾人才將涼亭上的帘子放在,完全隔絕外面人的視線。
這日晚宴上,蘇以言聽說老相公和老夫人明日不到晌午便到東京,她自告奮勇一般,想去迎,姜氏笑著說讓她陪自己一起去。
五月十五日,老相公到了東京,走的水路,眾人去汴河碼頭上迎,說是眾人,實際只有女眷,和府上尚未有功名在身的六郎君,但人多勢大,提前便讓人將碼頭清了個空。
老相公從船頭上遠遠望見的就是自家的兒媳,老夫人覺得風大,待船停好後才由丫鬟扶著出來。
蘇以言瞧見他,雖是頭頂花發,精神頭卻不錯。
他也是一般驚喜,忙叫夫人看,老夫人瞧見蘇以言,眼中的驚訝一瞬散去,旋即眼中流露出心疼與讚賞之意,蘇以言伴隨著伯母她們一齊笑著向二人行禮。
老夫人行至她面前,看了看跟著身後的子星,輕扶她,又拍了拍她手,「好孩子,辛苦了。」
蘇以言望了一眼老相公,瞬間心中明了,老夫人應也知道她真實身份了。
她輕搖頭:「阿言不辛苦。倒是祖母一路辛苦了。」
老夫人拉著她的手,罵道:「都怪這老頭子,先前我就說了,就在東京待著,等著二娘成親後再回老家,他就不聽我的,偏要一意孤行回去,回去也就種菜澆水,除土也要親行,就不想假手於人,那雙寫詩寫賦的手,淨被他用來幹些不文雅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