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建昆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家世背景也不容小覷,正是最好的人選。
只是對他自已來說,這未必是一件好事。
就算他不去當這個廠長,在集團里按部就班地工作,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可要去當了這個廠長,當真力挽狂瀾了還好,能成為履歷上的一大亮點,可萬一沒做好呢?萬一廠子在他的手裡倒閉了呢?那可就不是亮點,而是一大污點了。
如果理性考慮,那當然是不要去比較好的。
但年輕人嘛,總是有點志氣的,黎建昆又是個喜歡挑戰自已的人,還有一腔要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熱血,拯救一家積重難返的工廠,對他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那天他去找張教授,就是因為無法做出這個決定,找自家恩師解惑來了。
沒想到剛好遇上了正好在罐頭廠上班的宋晞藍,便拉住她聊了許多。
只是當時黎建昆自已也不知道自已會怎麼決定,所以並沒有跟宋晞藍提起這個事。
就聽宋晞藍真情實感地說:「黎師兄你來了,我們廠肯定有救了。」
黎建昆為她的信任所感動,但同時感覺到肩膀上的壓力更大了:「我儘量努力吧!」
兩人在廠長辦公室里聊了很久。
最後,黎建昆嚴肅地看著她:「宋晞藍同志,給你一個月的時間,開發兩款符合國際需求的新產品,下個月跟我一起帶去參加秋交會,為我們廠爭取外貿訂單,你有信心可以做得到嗎?」
宋晞藍眼睛亮閃閃的:「有信心!」
黎建昆笑起來:「好,那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你了。」
秋交會,也叫做全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每年舉辦兩次,一次在春季,一般人稱春交會,一次在秋季,自然就是不久之後的秋交會了。
剛才黎建昆跟宋晞藍聊了很多關於廠子目前的狀況和改革目標。
在體制改革上,宋晞藍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也幫不上什麼忙,當然黎建昆也沒指望她,她唯一能指望得上的地方,也就是技術方面的了。
她提出了好幾個建議,黎建昆都採納了,比如說改進現有產品的包裝。
如今市面上已經有簡易的易拉罐包裝了。
也就是罐頭蓋上做過特殊的處理,還增加了一個拉環,只要用力一拉拉環,就能把罐頭蓋子打開,而不是像以前的老罐頭一樣,整個罐頭嚴絲合縫,顧客想要打開罐頭,得自已想辦法砸和撬,不僅打開十分不容易,撬開的罐頭邊緣金屬鋒利,還十分容易劃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