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母家勢微,她的兄弟子侄無能者居多,提拔了也是爛泥扶不上牆,好在他們知曉這潑天的富貴是來自於誰,對姚皇倒是忠心耿耿,於朝中也偶爾派得上些用場。
至於兩位公主,那從來不是陶氏舊臣忌憚的選項,先帝能為大公主安排個程松之,他們就也能為小公主準備一位痴情又有才學的駙馬,實在不足為懼。
按照規矩,金枝玉葉們在進入上書房讀書前便該選定伴讀,但不知為何帝王始終沒提,小公主念了這麼久時間的書,身邊只有伺候的宮人。
想什麼就來什麼,次日這件事便被帝王提上了日程,不過她日理萬機,沒工夫陪小孩選人,只讓田太監送來了一堆畫像讓了了自個兒挑。
能被送來的,自然已提前篩選過,本質上選誰都一樣,總歸對小公主無害。其中女孩占多數,男孩零星那麼四五個,畫像比較失真,看不大出來究竟長什麼模樣,但能被選中的,想必也都不會太醜。
伴讀們大多家世顯赫,還有幾個出身宗室,按照陶氏皇室的輩分來算,了了還得稱呼一聲堂姐堂兄呢。
她將畫像隨意翻了一遍,又從田太監手中要過記錄著人選信息的小冊子,發覺這應該是過了帝王的眼的,於是不再多看,對田太監道:「就按照聖上的意思吧。」
田太監回到昌平宮也還是摸不著頭腦,他小聲同陳姑姑道:「姑姑,你說這聖上與小殿下,做什麼呢這是。」
一個要他去送畫像跟冊子,分明是選好了的卻不說,一個隨意翻了一遍讓他拿回來,自己卻不選,饒是田大伴心肝比旁人多長了七八個竅,也瞧不懂這對天家母子是什麼意思。
陳姑姑笑著說:「只怕往後這樣的日子多得是呢。」
天底下最尊貴的兩個人較起勁兒來,哪裡是她們能弄明白的。換作從前陳姑姑興許還會擔心聖上與小公主之間本就淡薄的親情每況愈下,現在嘛……橫豎陳姑姑是瞧出來了,聖上政務繁忙,小公主課業也不輕,兩人十天半個月都不一定見回面,全靠你來我往這些較量著呢。
從前可不會這樣。
有時聖上正處理著政務,會忽然召陳姑姑或田太監去給小公主送上一份新鮮作業,裡頭寫了什麼,這兩人是不敢擅自打開瞧的,她們只知道,每次聖上收到回復時,即便正處於龍顏大怒的狀態,心情也會好上幾分。
這次過後,了了很快便見到了自己的四位伴讀。
三女一男,出身各有不同,但盡皆顯赫,其中年紀最大的女孩來自宗室,叫陶瀾,其父與先帝是堂兄弟。此外名叫劉敬諾的女孩是名將劉蔚之女,劉蔚正是當初帝王登基時的有力支持者。男孩出身自文臣世家,據說小小年紀便已飽讀詩書,最特殊的則是名納蘭茗,她是納蘭珊最小的一個曾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