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中起呂凌風就常常混跡自家的□□,在學校里收了一堆不學無術的跟班當小弟,經常逃課去那裡喝酒。
徐靜和說:「呂凌風初三那年,以舉辦生日會為由邀請了班裡喜歡的女生去到□□聚會,結果猥褻了那個女孩子。女生的父母一個是在職教師,一個是公務員,但都心疼憤恨女兒的遭遇,以至於呂家沒能將這件事草草壓下去。」
「但因為呂凌風未滿十六周歲,並且呂家惡意曲解二人為男女朋友關係,聲稱女生既然願意去呂凌風的生日宴就是同意可以進行親密關係……最終結果僅僅是呂凌風被學校退學,在少管所待了半個月便被呂家人撈回家,出國遊玩了幾個月。」
「至於受害者女生一家則是被各種打擊報復,生活中也被各種流言蜚語騷擾影響,被造黃謠,被受害者有罪論包圍,女生的精神情況堪憂;不得已她的父母只能辭去穩定的工作,帶著女兒轉學、離開了山城。」
「幾個月後風聲平息,呂家人用錢安排好學籍,直接把他塞進了山城立德高級中學的十五班,整件事不僅對他沒有絲毫影響,反而成了他吹噓嘲笑的事跡。」
聽到這兒,祝檀湘忍不住罵了一聲,「真是個畜生玩意。」
徐靜和繼續講述:
「呂凌風所在的十五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像他這種家裡有錢、有關係,但因為種種原因本來考不上該校,拿錢塞進來的學生。為了平衡每個班級的成績,學校又會分一批學習成績不錯但家境一般、被免除學費的學生進來,拉高該班的均點。」
「一般情況下到了高二分文理科、音體美的階段,兩批學生就會分道揚鑣,但並不算好的學習環境多少會對這批被分進來的普通學生造成影響——他們剛入學時成績優秀,熬到分班後可能已泯於眾人。」
免除的學費在最開始就包含了一定的代價。
「顧知安就是十五班裡這樣的一個學生。」
從顧知安的學籍檔案記載可以看出,他是山城當地的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從小和在家務農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中考時以他們鎮上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山城高級中學。
他入校成績是全年級第三名,哪怕身處學習氛圍很一般的十五班,直至高二他突兀死亡前,他的學習成績也穩定在全校前二十名。
如若他沒有死去、按部就班地參加高考,考取一所重本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從能查訪到的信息並沒有發現,呂凌風和顧知安之間有什麼過節。」徐靜和說:「高中時期呂凌風依然不學無術,早戀、曠課、打架,但經過初三那件事,他家裡人應該約束過他;畢竟他算是有案底的問題青年,年齡又滿了16周歲,再鬧出什麼事情就不能像他初中時那般好糊弄了。」
「加上顧知安成績優異,穩坐十五班第一名的位置,欺負這樣一個老師學校青睞的好學生,風險很高,故而呂凌風並沒有霸凌過顧知安。」
「原本線索到這兒就斷了,但我又調取了顧知安死亡那年,山城立德高級中學的其他檔案,發現在顧知安『意外』身亡的半個月後,呂凌風便轉學到了臨市——欒城的一所私立高中;
次月,同校一名在讀高一的女學生,毫無緣故地轉學到了欒城的另外一所公立學校,和呂凌風所在的學校相隔不到三公里。」
虞妗妗:「這個女學生和顧知安的死也有關聯?」
電話另一端,徐靜和娓娓道:「據我所查,她叫做沈明意,和顧知安同住一條巷子十幾年,不說有青梅竹馬的情誼,肯定也是相熟的鄰里。」
「沈明意年紀小些,事發時剛讀高一,沒理由只讀了半年就無緣無故轉學,何況我查到她讀書時就出落得亭亭玉立,開學前的軍訓期間便被呂凌風那伙人注意到,沒過多久呂凌風就對她展開了追求。」
祝檀湘聽到這兒,「和顧知安從小一起長大,又被呂凌風追求,在顧知安死後立刻跟隨呂凌風轉學到同一座城市……結合這些條件,她的確可疑。」
「還有一個問題,我讀高中也差不多是一幾年,我們那時候轉學、休學都是很困難的事情,尤其徐姐你剛才提到,沈明意轉去欒城讀的還是公立高中,沒有正當理由不可能。徐姐你有查到她學籍變動的原因嗎?」
虞妗妗不曉得讀個書還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的限制,只覺得人類真是從孩童到成人,條條框框都多得很。
「我就是想到這點,對她轉學一事存疑,原本我懷疑,是呂家出手調走了她的學籍,但細查後並非如此;從始至終她轉學一事都沒有呂家的手筆,同時檔案上也沒有明確的變動原因,這不是普通家庭能輕易做到的事情,為此我又專門去調查了她的戶籍。」徐靜和說:「查出來的東西連我都大吃一驚。」
「沈明意從母姓,她生父章月榮,生母沈孝花,這兩人是當年非常有名的『老渣』,專攻夫妻作案,於各地流竄,後被天師府的老前輩們和警方協力抓捕,皆於1993年被判處死刑。二人被抓捕歸案後章月榮當即處刑,沈孝花則因有四個月大的身孕緩刑一年,孕期她由天師府協同看管,直至生下沈明意才服刑。」
「章月榮和沈孝花死後,沈明意由章月榮的父親章合水接走,從宜坊遷回了老家山城,銷聲匿跡。」
「沒想到當年那個遺孤長大後會捲入這件事裡……」
第78章
徐靜和娓娓道來的陳述, 祝檀湘和蘇曉薇這兩個門外漢卻聽得一知半解。
老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