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嬸子家的狗蛋拿著吹起來鼓鼓的像氣球一樣的豬水泡,一群小孩子追著他跑著跳著。
不管大人還是孩子,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這是王妙妙來到這個時代,在這個貧苦的嶺南村,難得看到的熱鬧和開心。
忙活了一上午,中午的時候終於開始分糧分肉了。
生產隊殺豬分肉,不像現在到市場上去買肉,想要哪個部位就剁哪個部位,生產隊分肉有一整套規則,一般都是按人口分配。
肉、頭腳、下水、油四大類,每類都用秤稱出數量。然後,把生產隊人口統計好,用人口除以每一類的數量,就得出人均在這四類中占多少重量。
今年一共殺了六頭豬,肉和各種骨頭下水加起來應該有1000斤左右。按照人口加工分的方式,多勞多得。
這時候於會計開始報工分了。左邊擺著肉,右邊擺著糧食。念到名字的人去領取自己的東西,每家派一個代表去,其餘的人圍在院子周圍看熱鬧。
「馬鐵柱家,810工分,粗糧850斤,細糧60斤,肉9斤半,錢97塊2毛。」
「二麻子, 330工分,粗糧210斤,細糧25斤,肉三斤二兩。,錢39塊6毛。」
「王翠花,1270工分,粗糧1200斤,細糧210斤,肉15斤,錢152塊4毛。」
叫到名字的人陸陸續續的都去領了自己的肉和糧食。
每個人都很開心,老王家王翠花和王建設夫妻都沒有到場。老三王愛民和他媳婦兒麥迎春兩個人來領的,但也沒人在意,畢竟大家都盯著自己家的肉和糧食。
知青點的知青也都領到了自己的份額,男知青每個人都有300左右工分,錢每個人也都分了30幾塊。
相比較而言,女知青命就比較少,王妙妙有214工分,領到了兩斤肉,還有26塊錢。
其她三個女知青,都只有一百多工分,一百多斤糧食,十幾塊錢。這些糧食是要吃到明年夏收的,如沒有家裡人貼補,她們的日子將會過得非常艱難。
分肉的時候,感覺像打仗一樣,肥肉是搶手貨,每個人的眼珠子都盯著那幾兩肥肉。一年到頭難得見到葷腥,肥肉又可以煉油還能解饞,誰不喜歡。
對於不缺肉的王妙妙來說,她其實更喜歡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或者豬蹄。豬蹄燉的軟軟糯糯的,放一些黃豆進去,一口咬下去滿滿的都是膠原蛋白,黃豆又香又糯,簡直美味至極,想想就流口水。
她和四個男知青一共有13斤的份額,最後一商量,要了2斤肥肉,四斤五花肉,兩個豬蹄,還有一些豬下水。
張志平他們四個人推著糧食,王妙妙一路上嘰嘰喳喳的跟他們講著如何吃這些肉。
回到知青點,四個男知青,兩人一組,一邊在收拾豬下水。另外一邊把豬肉抹上鹽掛在外面,北方的冬天簡直就是一個巨型冰箱,肉掛在外面不消一會兒就凍得硬邦邦。
王妙妙去地窖里拿了一顆白菜,今天準備用豬下水做殺豬菜,現殺的豬肉,沒有吃任何添加劑和豬飼料,全靠野草和五穀雜糧餵出來的豬肉吃起來特別香。
豬五花肉切成片,豬腸肚切成塊,從缸里拿出老酸菜洗淨,切成細絲,乾粉條用開水泡發好,切成長節,切好薑片,蔥段。
周強這時候已經開始燒火,王妙妙將兩斤肥肉切成長條形,在鍋里熬油。鐵鍋里傳出滋滋啦啦的聲音,一直到油炸變成又黃又焦。把油炸撈出來一部分撒上鹽,捏了一塊兒放進嘴裡,又香又脆,順著地給正在燒火的周強一塊,兩個人都吃的眼睛彎彎。
將鍋里的油連同油渣一起盛出來,放在瓦罐里。
鍋底的剩油燒熱,投入薑片、蔥節炸香,將五花肉,豬下水放入煸炒,最後下入酸菜絲炒出味。調入鹽、王妙妙偷偷的放入一個料包,加水,粉條,白菜小火慢燉。
和好玉米面,在周邊貼了一圈玉米面餅子,周強已經沒有再繼續加柴了,再悶一會兒就可以吃飯了。
外面的肉已經收拾完了,實在是太香了,張志平,鄭凱幾個人已經忍不住都進了灶房。
王妙妙把撒了鹽的豬油渣端過去給幾個人解饞,就推著他們出去把碗筷擺好。然後偷偷的將料包取出來扔進空間。
一頓飯五個人吃的滿嘴流油,粉條絲滑筋道,白菜香甜,五花肉和豬下水更是香的讓人吞舌頭,簡直是人間美味。
吃完飯幾個人聊了會天,鄭凱和李念北過年是要回家探親的,臘月二十七出發回家,正月初六回來嶺南村,已經跟大隊長請好了假。
王妙妙,張志平和周強則留在知青點過年。
第30章 再探娉婷
接下來的日子,村子裡到處都洋溢著年味。
臘八粥,過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