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晨不在意,清瀅知道就知道。不願和離的是她,自己和雪兒是什麼關係,她再清楚不過。自己挑了這麼一個不顯眼的時候帶雪兒來顧煦府中,坐的也是普通的車駕,避開了眾人的視線,已是顧全了她的面子。
吃過飯,宋雪又和婉太妃聊了一會兒。趁這工夫,顧晨指點了一下顧煦的弓箭。時候差不多了,顧晨帶著宋雪告辭離開。
顧清瀅收到消息,靜坐片刻,繼續批閱奏摺。
第270章
顧昀經過斷腿一事,當真老實了。等腿好得差不多,忍痛跪在顧清瀅的宮殿外請罪,字字泣淚。顧清瀅讓他跪了半個時辰,出去見了人。沒有提下毒一事,訓誡一番後讓他站了起來。
自那之後,顧昀在朝上事事都聽顧清瀅的,下朝後時時待在顧清瀅的身旁,學著如何治國,恭敬謙遜。
顧清瀅遇事不決會請顧晨入宮,只言國事,不談其他。
太后的病慢慢轉好,看著兒子懂事了,女兒沒有記仇,很是欣慰。她沒有怪罪顧晨,卻也沒有再召見,血親的血擋在二人之間,明白,卻無法釋懷。宮裡年宴,顧晨也沒有去。
一年時光匆匆而過,吏治逐漸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大周終於走出了陰霾。
楊婷誕下一子,顧晟對她好了許多。可這卻讓有些人開始不安,包括顧晟。瑞王可是說過要過繼子嗣,如今皇族中只有此子能被過繼。
顧昀向皇姐和太后提出要成親,這卻難住了二人。先帝當初可是經過深思熟慮,選了刑部尚書杜大人的嫡孫女和榮祿公的嫡女,但二人寧可讓人「病死」,也不想將人嫁進宮裡。如今要選哪家的女兒?會不會選了之後,又將人家的女兒給「逼死」了……
思來想去,太后下旨為皇上選秀,旨意很是寬容,在朝官員和勳爵之家自願送女選秀。
權勢迷人眼,見皇上一心改過,和以前大為不同,且瑞王和安國長公主好像也沒有要對皇上不利的想法,一些人決定送女兒選秀。
顧昀從中選了三女,都是姿容貌美。
顧清瀅看過後心中閃過什麼,沒有抓住,過後也就忘了。這三個女子的家族勢力都很一般,按理來說配不上帝王,但顧昀喜歡。而且,母家勢力一般也好,可以防止外戚專政。
太后想的是能讓顧昀早日有子嗣,皇家多子,才能保證血脈延續,王朝不斷。這三個女子雖然出身一般,但都是飽讀詩書,家世清白。和清瀅商量後,便這樣定了。
如此,按照三人家世的高低,擇為皇后和妃子。
皇上大婚,顧晨依然沒有去,正好趁這個日子帶宋雪去了璟陽大君府,看望婉太妃。這一年,只要時機合適,顧晨便會帶宋雪過去。
顧晨隔上一段時日會去趟武神山或是雷神山,待上些日子。期間,婉太妃派人來接宋雪去過幾次府里。龐如意和錢淳會輪流扮作婢女,與宋雪和蓮兒坐在馬車裡。座位下面放著幾柄劍,再有四個扮作婢女的女府兵和兩個身手了得的男府兵跟在馬車旁。唐沖還會安排暗衛在暗中保護,一切都很好。
楊雁自覺武藝不精,不如龐如意和錢淳。本來能帶上的人就不多,必是要個個出挑,她便沒有去。
甄惠的身份太扎眼,容易被人認出來,便沒有讓她去。為此,甄惠還鬧了小脾氣,但只要第二日陪她打上幾圈麻將就沒事了。
歲月靜好,又過了一年,顧晨數著日子,距離約定之期還剩下兩年,快了。
顧清瀅見顧昀這兩年都很好,漸漸給他放了些權,還搬回了長公主府。顧昀沒有得意忘形,朝政大事依然會事事請示。
也許,這個弟弟已經悔改。雖然私下會有些小動作,但也可以理解。那麼,她可以繼續為他打算了,下旨任命楊志之子楊建為巡城兵馬司左副指揮使,此舉意在試探顧晟。
楊建有了官職,柳氏欣喜若狂,讓他私下要多走動,好步步高升。
顧晟得知後,馬上想起了武陽大君。著急忙慌的找來了楊建,讓他小心當差,萬不可以私下走動,更不可以起任何心思。如今只求安穩度日,可別因為什麼事而連累了自己。若是自己有事,楊家一門也會遭殃。
楊建本就沒什麼宏圖大志,資質也一般,只想守好本分,自然應下。對母親的話只當風從耳邊過,應付了事。
至於顧漪瀾和阿笙,依然是每日折騰,從不消停。阿笙改不了嘴硬的毛病,但只要顧漪瀾稍稍示弱,便會手足無措,總之是怎麼都逃不出顧漪瀾的各種套路。顧漪瀾變著法的逗弄阿笙,倒是日日都覺得新鮮,不曾乏味。
顧漪瀾在多次試探後還是知道了顧晨的手已經沒有大礙,只是偶有酸麻。阿笙竟幫著顧晨騙了自己這麼久,氣得她是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