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臉上似有慍色,卻還是忍著不滿問道:「福安公主,可是有何不滿之處?」
胤禛亦連忙跪下請罪,一時之間,屋內氣氛凝重。
「皇瑪法,璟瑄想求些別的!」璟瑄仰著頭笑著看向康熙,「您可否為孫女賜一副門匾?」
康熙開始聽到前半句話的時候,心中已有十分不滿,雖然面上不顯,卻已經在惱怒璟瑄的「貪得無厭」,斷定她居功自傲,竟然敢與自己討價還價。
可他一聽到後半句,卻是摸不著頭腦了,他慈祥地說:「不知道我們福安公主,想要皇瑪法寫個什麼匾額呢?」
若說之前的那一句「福安公主」,是冷漠與疏離,那方才這句「福安公主」,就是滿滿的對於小輩的寵溺了。
不愧是康熙,拿捏人心向來是一把好手。
璟瑄便細細解釋道:「孫女在那揚州城內,開了家學堂,可奈何許多人不服氣,一些商戶家的孩子,在孫女回京後,甚至退學了!」
璟瑄嘗試使用了春秋筆法,其實那些退學之人,早在蘇文入京之前,便悔不當初了。
此事康熙略有耳聞,他只當是小孩子過家家,不過是女子學堂罷了,誰家還不請幾個先生,哪怕是公主們也要讀書的。
康熙笑呵呵答應道:「朕便允了你。只是,朕的墨寶,可比不過那三千食邑。」
璟瑄無奈,這皇瑪法也是個小氣的,她只得「昧著良心」道:「如何就比不得了!皇瑪法除鰲拜、定三藩、收台灣,文韜武略,實乃千古一帝!」
此話若是旁人來說,康熙斷然是覺得他在拍馬屁的,可今日如此誇讚他的,竟是福安公主。
她可是沒給過誰的面子,便是她親祖母德妃,與朝上那一眾大臣,她可都是直言不諱的!
而且這「千古一帝」四個字,實在是搔到了他的癢處,他大手一揮便寫下「大清女子學堂」這六個字,比起璟瑄所討要的「女子學堂」,還多了兩個。
璟瑄直接變成星星眼,一蹦三尺高,歡快地喊道:「皇瑪法萬歲!」
康熙這輩子賜了無數墨寶,每年過年都要賞賜那些王公大臣們,更是聽了無數遍的「皇上萬歲」,可卻從未聽到過有人如此真情實意的「萬歲」!
他那本就為數不多的慈愛之心再次泛濫,這福安公主性格倒是像老四小時候,不高興了便陰著臉,高興了便是歡呼。
可惜他一句「喜怒無常」,終究是讓老四變成如今這副模樣——雖然是頗有皇子的威儀,到底是失了些少年人的活潑!
若是璟瑄能聽見他的想法,必然要diss兩句:「可真難伺候,嫌棄我爹的是你,改了以後你又開始懷念從前。」
雖然璟瑄這句「萬歲」或許是帶有幾分上輩子的習慣,可卻帶來了意外收穫。
康熙神色十分慈愛,他對璟瑄說道:「皇瑪法再許你一個願望!」
胤禛淺笑著低頭,在旁人看不見的地方,掩住了眼底的那抹失望:如此大的功勞,若是只獎勵一塊匾額,豈不是被天下人恥笑!
皇阿瑪的慈愛或許不假,但試探一定是真。而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提出何種要求才能令皇阿瑪滿意,胤禛自己也難以把握。
他聽見璟瑄輕鬆歡快地說道:「孫女想在江南開一家報社。」
隨後,璟瑄又對二人解釋了她想開的報社的具體樣子。
胤禛一聽便覺得大事不妙:糟糕,是心肌梗塞的感覺!
報社這種東西,一聽就是十分敏感的輿論工具。她怎麼敢提出來的?
明朝中後期便有了京報,由通政使司或內閣出版,是一種政府向公眾傳遞的諮詢。而璟瑄則不同,她要辦的是後世那種報紙。
胤禛為了提醒璟瑄,刻意問道:「不知道你想在這報紙上,寫些什麼?」
「其中一個模塊,專門抄寫京中傳來的邸鈔,其他模塊就寫一些百姓生活中的趣事,或者是研究院的一些成果,」璟瑄解釋道,「比如此次的牛痘,便可以藉此宣傳一番。」
康熙一時拿不準主意,他有些為難,一方面他已經答應了璟瑄再許一個願望,另一方面,此事確實需要慎重。
璟瑄見他為難卻也不惱,而是試探著說:「不如您讓我試一試?」
「試一試,」康熙仔細斟酌這三個字,隨後哈哈一笑,「你這小滑頭,朕便允你試一試,且先辦上三期,朕再決定,如何?」
璟瑄連忙答應下來,又對著康熙好一通吹捧,好不容易,才與胤禛出了乾清宮,一同去探望德妃。
路上,胤禛似是無意地問了句:「你倒是對你皇瑪法頗為推崇!」=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