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成為始皇帝的丞相,想來這李斯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將變法之事交由他來辦,正好。
嬴政會先定下需要變更之法,李斯只需為他查漏補缺,並貫徹他的意志就是。
若李斯不能證明他的價值——趙高的下場,便也是李斯的下場。
在這方面,嬴政對這二人一視同仁的冷酷。
嬴政絕不會把威脅留在身邊,除非這威脅能夠給他帶來巨大的價值。
……
「王上與太女還未出來麼?他們在屋裡呆了快三個時辰了吧?」
秦王身邊伺候的侍者小心翼翼地問道:「可需要咱們進去為王上添水?」
「王上和太女既然沒有吩咐,我們繼續在外頭等著就是。」另一名老成持重的侍者開口道。
他是知道那趙高有多得秦王歡心的,然而,趙高不過為秦王和太女守了一次門,便觸怒了秦王,必是聽到了什麼不該聽到的東西。
他們不比趙高機靈,還是勿要重蹈趙高的覆轍了。
寧可愚笨些,至少能一直活得穩穩噹噹的。
這時,那道門從內部被打開了。
身穿便裝的大唐太女和秦王聯袂走了出來。
「孤許久沒有在書房中待那麼長時間了,待會兒定要好生活動活動筋骨。陛下你也別成日待在案前批你那奏摺,孤看你那『王負劍』都快要發霉了。」
李令月方才有多正經,現在就有多隨意。
她與嬴政說話的口吻,就像是對待一名尋常的友人一般。
嬴政挑了挑眉,總覺得李令月話中有話:「什麼王負劍?」
李令月身形一僵,而後訕笑一聲,目光瞄向了嬴政隨身攜帶的佩劍:「秦王所攜之佩劍,可不就是『王負劍』麼?」
話說回來,姬丹在燕國欲行刺她,已讓她給處理掉了,也不知這荊軻刺秦,秦王繞柱的經典場面,是否還會出現。
若是被蝴蝶掉了,想想還怪可惜的。
嬴政順著她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佩劍:「此劍名為太阿劍。」
不是什麼「王負劍」!
雖然李令月給出了聽起來還算合理的解釋,但嬴政總覺得她在說到「王負劍」之時,語氣有點奇怪。
李令月聽到熟悉的名詞,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這便是『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中的太阿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