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仗,對於楚頃襄王來說,把他的心氣徹底給打沒了。
僅僅因為他心中的些許不甘,楚國先王的宗廟都被燒了,他若是再不甘下去,只怕連楚國餘下的土地都要保不住了。
迫於形勢,楚頃襄王再度與秦國議和,並派遣太子完入秦為質。
自此之後,楚國恢復了先王時期親秦附秦的路線。
太子完,也就是如今的這位楚王上台之後,走的大致也是親秦附秦的路線。雖偶爾摻和一下合縱之事,但到底不敢再跟秦國叫板到底了。
如今在秦國為秦王政效力的昌平君羋啟,便是楚王完入秦為質之時,與秦國公主生的孩子。
楚王自己對待秦國尚且是這種曖昧的態度,又能指望楚國大臣們在面對秦國使臣時,腰杆子硬到哪裡去呢?
更況且,楚國大臣們心中也有自己的小算盤。若是楚國哪一日當真不中用了,他們可以跳槽去別的國家,沒必要陪著楚國共沉淪。
指不定日後,他們還要請秦王寵臣姚賈為他們說些好話呢,他們何必得罪姚賈呢?
一頓飯吃下來,姚賈與楚國大臣們雖各懷鬼胎,但場面倒也還算和諧。
飯畢,當姚賈提出探視楚王的請求,以及秦王欲向楚王借隨侯珠一觀之事後,楚國的大臣們滿口答應幫姚賈勸說楚王完的寵臣春申君黃歇。
他們對姚賈道:「王上最是能聽得進春申君的話。倘若能讓春申君親自去向王上陳明利弊,大人便能得償所願了。」
第036章
春申君黃歇,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並稱戰國四公子,且是四公子中唯一一個非王室出身的人。
他在楚國能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深受楚王完信任,得益於他早年伴隨楚王完入秦為質的經歷。
當日楚頃襄王病危,楚國上下欲讓太子完趕回楚國,繼承王位,待楚頃襄王過世之後為其操辦後事,秦昭襄王態度模稜兩可,就是不肯爽快點頭。
有秦昭襄王扣留楚懷王的先例在,太子完自然緊張得不行。
當初他的祖父楚懷王還是楚王呢,楚國大臣們還不是說放棄就放棄了。
羋完只是一個小小的太子,若是不能及時趕回楚國繼承王位,定然也會成為一枚棄子。
在這時,黃歇挺身而出,為太子完出謀劃策,讓太子完假扮車夫逃離秦國,而黃歇自己則呆在府邸中假扮太子完。在此期間,黃歇對外稱病,不見任何外客。
直到太子完順利逃回楚國,繼承王位,黃歇才親自去秦昭襄王面前請罪。
秦昭襄王嬴稷從來都是功利至上之人,若是羋完沒有逃回楚國,他自然不會輕易放羋完回去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