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齊王建聽說秦國的使臣抵達臨淄時,對姚賈一行人極為熱情。
事實上,在姚賈等人還沒來的時候,齊相後勝就已經開始做齊王建的思想工作了。
不得不說,同為亡國奸相,後勝與郭開的腦回路還是頗為相似的。
面對秦國送來的金銀,後勝收到手軟。面對秦國使者提出的要求,後勝來者不拒。
在他看來,既有好處可得,又能與最強的秦國交好,何樂而不為呢?
因有姚賈提早「通風報信」,後勝早早就知道了趙王偃是如何討好秦國的。
他來到齊王建的宮中,神色嚴肅地將趙王偃欲取代齊王建,成為秦王第一狗腿子的消息告知了齊王建。
齊王建聞言,果然大驚失色:「這趙偃小兒去歲還派人來臨淄,欲與寡人商議合縱攻秦一事呢,如今竟就轉變了態度,忒噁心人!秦王不會被他蠱惑吧?」
他雖腦子不甚靈光,卻也清楚,這戰國亂世,大家不可能一團和氣。
秦趙二國要是交好了,齊國在秦國那邊的分量不就下降了嗎?
不行,絕不能坐視此事發生!
齊王建向後勝問計,後勝道:「王上無須擔心。趙王偃不過是靠著金銀之物,來取信於秦王罷了。只要我齊國表現出比趙國更多的誠意來,秦王自然不會看重趙國勝於我齊國。」
說著,他又開始貶低趙王偃,吹捧齊王建:「趙國年年打仗,不止要應付匈奴入侵,時不時還要跟燕國打上一場,國庫早就空虛了。哪裡比得上我齊國財力雄厚?」
「是極是極,無論趙國願意付出什麼代價,只要我齊國願意比趙國付出更多,就無礙了……」
靠著後勝這一大「功臣」,姚賈在齊國不費吹灰之力便達成了目的。
當他離開臨淄的時候,他的車隊中裝滿了齊國刀幣,都是齊王建向秦國購買紙張、書籍和銅爐的定金。
姚賈牢記秦王政之語,轉頭就將這些刀幣在齊國境內花了出去,換成了糧食、布匹、食鹽以及藥品等物。
此行,姚賈還有另一個收穫——他說服了齊王建,讓齊王建同意由他們秦人幫著齊國製鹽。
姚賈原話是這樣說的:「秦王近來得了製鹽之法,可煉製出數量更多、品質更加的鹽來。秦王考慮到秦與齊向來交好,有意將這製鹽之法與齊王您共享。」
「啊……」齊王建瞪大了雙眼:「秦王果然有更優的製鹽之法?」
鹽稅在齊國的稅收中占了大頭,齊王建自然知道若能提高鹽的品質與產量意味著什麼。
「自然,秦王有什麼誆騙您的必要呢?」
姚賈道:「依照秦王的意思,他會派一批人入齊幫您製鹽。齊國原本每年能得的鹽,依舊歸您,秦王分毫不取。可新增的鹽,您要分一半給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