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建聽了姚賈的話,激動得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最終,他由衷地感慨道:「秦王當真是好人啊!」
齊王建只聽說自己國家的鹽不會少,還會在秦王的幫助下變多,便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他卻不知,自己國家最重要的賦稅來源之一,讓別國之人插一手,究竟意味著什麼。
他更不知,在齊國高官都已經被腐蝕的現在,底下的官員自然爭相效仿。
即便齊國產鹽量當真提高了,也沒幾個子兒能落到國庫中。
姚賈離開齊國之後,轉頭又回了趙國境內。
趙王偃與郭開聽說齊國君臣竟然踩著他們顯擺自己,一時對齊王建和後勝恨得牙痒痒。
然而,為了在秦國使臣面前顯示他們的誠意,他們不得不咬著牙,再次加了價。
在趙國發了第二筆橫財的姚賈,帶著兩次入趙獲得的錢財,心滿意足地離開了邯鄲。
而後,他同樣在趙國境內將這些布幣換成了換成了秦國所需要的物資……
已經被秦軍包圍的燕國不需要姚賈親自出使。姚賈來到了他目的地中的最後一站,魏國大梁。
與此同時,蔡澤已拿著從韓王然處得到的「定金」返回咸陽,遠在楚都的頓弱也終於與楚國君臣完成了扯皮。
第045章
春申君黃歇到底比齊相後勝與趙相郭開要精明一些。他心知,天上掉餡餅這事兒定不會發生在秦楚邦交之間,那秦王也必不是什麼大發善心的好人。
因此,黃歇只與頓弱議定了向秦國購買宣紙、手紙以及銅爐一事,至於那刊印成冊的書籍,他只謹慎地向秦國購買了少量廣為人知的書,打算拿來供楚王與自己閱讀。他並不打算讓秦人刊印的書籍在楚國境內擴散開來。
但後來,當士子手捧刊印成冊的書籍與人議學、議政的情形在六國蔚然成風,楚國卻依舊只有大量竹簡以及少量手抄書籍時,當楚國再一次因此而被嘲諷為「蠻夷之邦」時,春申君便會明白,人是無法逆著時代的潮流向前走的。
有些事,哪怕他們做了之後會落入秦人的掌控之中,他們也不得不去做。因為此時站在時代最前沿的,是秦國。
當然,這是後話了,現在暫且按下不提。
由於紙和銅爐如今都是秦國獨有的,黃歇也不知該如何定價才合適,他便著意在頓弱面前拖延了些時間。=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