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將漢武帝晚年時常出遊巡幸天下,連太子劉據都無法輕易聯絡到漢武帝的情況講給嬴政聽。
父子二人不能進行直接有效的溝通,什麼信息都通過身邊之人來傳遞,自然是要出問題的。
尤其是劉徹晚年昏聵,身邊多小人。有些人與太子劉據結了怨,自然要想辦法讓太子上不了位。
劉徹一個年老之人總在外遊蕩,時不時就要生一場病,這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劉徹身邊一個名喚江充之人卻說他這病是因有人以巫蠱之法詛咒他。劉徹信以為真,還派江充大張旗鼓地去調查此事,卻不知,江充這是拿著雞毛當令箭,準備藉由此事來陷害與他結了怨的太子劉據。
最終,江充從太子劉據的宮中「搜」出了桐木人偶。
巫蠱之禍,在漢武一朝十分要命,陳皇后因巫蠱之禍被廢,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因巫蠱之罪被處死,若劉據不能及時面見漢武帝劉徹,澄清此事,那麼等待他的,必然是無限悲慘的命運。
然而,江充一門心思要將劉據拉下馬,又如何會允許他面見漢武帝澄清?
「有人勸說劉據,漢武帝興許已經不在人世了,劉據當以先朝扶蘇的遭遇為鑑。劉據信了這話,準備起兵,為自己爭取活命的機會。然而,他未料到漢武帝尚在人世。於是他這一起兵,便當真成了謀反……」
父子之間,走到這等地步,劉據自有諸多失誤,劉徹顯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你看,這漢武帝在繼承人一事上是不是比始皇帝更失敗?起碼在始皇帝活著的時候,沒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耍小聰明,搞陷害扶蘇那一套之類的……」
嬴政:「……」
不,他並沒有覺得被安慰到。為什麼他要跟那個漢武帝比誰更昏聵?
不過,令月都這般「安慰」他了,他也不好太不給令月面子。
這般想著,嬴政主動岔開了話題:「那你大父在培養繼承人方面又出了什麼問題?」
李令月道:「我阿翁立了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平日裡對太子十分嚴厲,對嫡次子魏王李泰卻甚為寵愛,一應用度直逼太子。這既令太子擔憂,也讓魏王生出了不該有的野心來。原本一切還在可控範圍之中,但後來,太子患上了足疾,自此,太子心態徹底失衡,而魏王的野心也隨之膨脹……」
想想看吧,李承乾不過是蓋個房子,亦或是閒暇時分跟宦官玩樂一下,就有人指著他鼻子罵他是秦二世。正常人心理都容易出問題,何況是患了足疾之後,逐漸變得敏感偏激的李承乾?
偏偏李世民沒有注意到李承乾的心理問題,他在發現李承乾的種種「叛逆」行為後,甚至對李承乾愈發嚴厲。與此同時,在面對嫡次子李泰時,李世民又是另一副標準,無論李泰做了什麼,李世民總是誇獎鼓勵他,儼然是個慈父。
雖說李世民的心腹大臣都看得出來,李世民是對太子與魏王期待不同,才會有這般明顯的差別對待。太子要繼承江山,不可行差踏錯,故而李世民待他嚴厲至嚴苛,魏王不需要擔此重任,可放心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