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紙與下等紙價格相對便宜,假以時日,便是六國境內的普通黔首,也能用得起我秦國的紙張。屆時,六國黔首們自然要念陛下的好。」
「對了,陛下還可時不時推行少量『秦王同款優質紙』,限量發行。六國那些對陛下頗為推崇之人,或是想要向陛下示好之人,自會爭相購買這限量紙張。」
李令月向嬴政傳授著自己兜售物品的心得。
嬴政一面聽著,一面也不得不佩服李令月賺錢的本事。只是賣個紙而已,就被她玩出那麼多花樣來。
但他不得不承認,李令月的這種法子極為實用。
大家都用一樣的東西,如何能體現出某些人尊貴的身份來?
如今秦國將紙張分為好幾等,明面上價格是降下去了,可因此而受惠的卻是中低層人士。
至於高層人士,他們為了顯示自己與眾不同,自然還是願意花更高的價錢來購買上好的紙張,甚至是限量版紙張。
商議完在六國之地開辦造紙廠的事,嬴政又開始與李令月談論印刷術之事。
「六國國君雖糊塗,他們手底下卻有一些聰明人,已然意識到了印刷術的重要性。」
隨著紙張在六國之地擴散開來,印刷術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用過了便利輕薄的紙張之後,沒人願意再拉著數車竹簡到處跑。
這時,由秦國出品的各大紙質書籍迅速在六國之中占據了高地。不過,因紙張和書籍目前都是稀罕物件兒,有價無市,這些刊印成冊的紙質書籍目前倒是還沒有流入市場之中。
這些紙質書籍都被擺放在六國王室的藏書館中。只有六國王室,與王室關係匪淺的高官勛貴,以及受到這些人賞識的士人,能夠出入藏書館,借閱這些書籍。
尋常人別說是借閱了,連看都看不到一眼。
秦國在刊印這些紙質書籍的過程中,暫時沒有夾帶私貨。但秦國官員們在刊印這些書籍的時候,用的都是秦語。
好一些的,會用秦國與目的地國雙語來印刷,有些書籍,則只用秦語來印刷。
雖說現在這種情況還不明顯,但一些敏銳的六國人仍然對這種現象產生了擔憂之感。
他們擔心,長此以往,各國的書籍中將僅有秦語流通,而原六國文字會漸漸消失。
李令月聽嬴政這麼說,便知是發生過一些事故了。
她拉著嬴政的手晃了晃:「別吊我胃口,快與我說說,可是六國國君派人來盜竊印刷術了?」
嬴政不屑地發出一聲冷哼:「他們有那個眼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