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山東六國在位的國君,楚王啟是自己人,韓王然、趙王偃、燕王喜和齊王建一個比一個糊塗蛋,魏王增倒是比他們稍微清醒些,卻是個膽小怕事的,不敢輕易招惹秦國。
這樣的人,便是給他們幾個膽子,他們都不敢得罪秦國。
「那究竟是誰?你這樣說,肯定是六國之人無疑。既然不是六國國君派來的人,便只能是六國民間的有識之士了。」李令月道。
「說來,此人與令月你還有幾分瓜葛。」嬴政道。
李令月仔細回想了一下自己近日接觸過的人,沒有任何頭緒。
自打駐紮在長安之後,與她接觸的不是咸陽宮的人,就是嬴政的心腹愛將,總不可能是這些人背叛了嬴政吧?若真有自己人在背後捅嬴政刀子,只怕嬴政面上的表情也不會這麼放鬆了。
李令月又將回憶的範圍擴大到自己率軍來到戰國時代之後,在來秦國的路上,她曾接觸過的那些人……
她撓了撓自己的臉:「莫非是廉頗?還是韓非?總不可能是小張良吧!」
廉頗在離開邯鄲前往大梁之時,便已對如今這位趙王心灰意冷。如今廉頗在秦國頗得秦王賞識,奉命跟著李斯,為變法開道,他不太可能會背叛秦王。
那麼,是韓非?可韓非不是跟在李斯身邊操持變法之事嗎?
變法之事這般繁雜,若李斯還不能榨乾韓非的精力,以至於韓非有餘力想東想西,那李斯也太沒用了吧?
「是張良。那孩子不愧是日後的『漢初三傑』,年齡雖小,卻多智近妖。多少成人都看不透的事,卻讓他一介孩童給看了出來。」
在聽到這個答案之後,李令月有種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覺。
「小張良做了什麼?」她一面說著這話,一面祈禱著張良別當真做出什麼觸及嬴政底線的事。
否則,即使他再怎麼聰慧,恐怕也要半道夭折了。
嬴政對於聰明人向來都是十分欣賞的,只是,他對不能為他所用的聰明人,絕不會手下留情。
「在發現由秦國印刷成冊的書籍都以秦語寫就之後,張良寫了一封信,向韓王然闡明弊端。」
李令月聽到這裡,不由放下了懸著的心:「韓王不可能聽他一介稚子的話,他怕是要失望了。」
若張良僅僅只是去信提醒韓王,沒有做多餘的事,那麼一切尚在嬴政的忍耐範圍之中。
「不錯,韓王然說,寡人對韓王室格外厚愛,才能讓韓王室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得紙張與紙質書籍。他讓張良莫要多想,只管在咸陽好生襄助韓非,服侍寡人。」=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