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寵臣會意地向自家王上提及楚懷王被秦昭襄王扣留在秦國的舊事。這下子,原本有些想法的六國君王,也不敢去冒這個險了。
罷了罷了,還是自己的小命要緊。大不了,將送去的禮加重幾分好了。
不知是出於何種考慮,秦王政只打算舉行一場內部的婚禮,邀請一些宗親與重臣參加。他不打算按照以往秦王娶後的規格,大辦特辦,也不許六國使臣圍觀婚禮的過程。
就在六國諸人心中紛紛犯嘀咕,不知秦王政是不是不看重這位新王后之時,他們又聽說,新王后在秦王的支持下,步入了秦國朝堂,開始參與朝中大事的一些決策,他們頓時就不說話了。
各國王后雖有參政之權,但王后畢竟不同於太后。她們手中權力大小,其實也與君王對她們的信任程度有關。
秦王這般捨得對新王后放權,又有誰能說他不在意新王后呢?
他們雖不知這秦王的葫蘆里究竟賣的什麼藥,但這位秦王后新上任便已成了實權王后,他們日後自然也多了一位需要重視和結交的對象。
其餘諸國倒也罷了,唯有楚王啟,是秦王親自扶上位的。這般重大的日子裡,楚王啟自然該有所表示。
楚都壽春
已成為楚王數月的楚王啟,看著面前他命人費心為秦王搜羅來的賀禮,對綱成君蔡澤道:「寡人從前承蒙秦王諸多恩惠,如今秦王大婚,寡人不能親自趕赴咸陽觀禮,心中委實遺憾。綱成君向來得秦王看重,就由綱成君來代寡人出使秦國,為秦王獻上祝福吧。」
如今楚國境內還未安穩下來,楚王啟與他的兩個弟弟及他們背後的勢力仍在明爭暗鬥。
這個節骨眼兒上,楚王啟卻將他身邊的臂膀之一派回了秦國,實在由不得人不思量。
綱成君蔡澤深深看了楚王啟一眼,開口道:「王上有令,豈敢不從?臣在外為王上鞠躬盡瘁,那是應該的。只是,臣不在您跟前,難免有小人向您進讒言。還望您莫要聽信讒言,忘記初心吶。」
蔡澤雖一口一個王上,楚王啟卻知道,他這聲王上,喚的定然不是自己,而是遠在咸陽的秦王。
「綱成君放心,寡人會時刻記著自己的身份,也記著誰才是寡人真正的依仗。」
……
綱成君蔡澤作為秦王在楚地的代言人,他的一舉一動自然都有人盯著。
他前腳剛離開壽春,後腳便有人找上了楚王啟。
「你們是屈、景、昭三家的人,為何來找寡人?」因著之前在爭奪王位之時鬧出的種種不愉快,楚王啟毫不掩飾他對三家家主的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