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時,這幾國的國君在別的地方受了氣,還會把氣撒在韓王然的身上……
蒯徹的一番話,成功地挑起了韓王然對現狀的不滿。見狀,蒯徹勾了勾唇角:「與其繼續這樣下去,您倒不如主動把韓地獻給秦國。作為第一個向秦王獻地之人,您一定會得到許多優待!有了秦王的庇護,其餘幾國的國君哪裡敢再隨意給您臉色看!」
「往後,韓地由秦王來負責治理,您就可以在封底內享受榮華富貴,高枕無憂了!」
「您也別覺得向秦王獻地,是一件多麼讓人羞恥的事。如今秦國勢大,而六國式微。其餘幾國紛紛併入秦國,是遲早的。您若是能第一個向秦王獻地,給其餘幾國開一個好頭,您在秦王心中的分量,自然會變得不一樣。往後,即便其餘幾國的國君也向秦王獻地,他們仍然沒法與您相提並論……」
這番話,說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樣。
若是其餘幾國先韓國一步,向秦國獻地,韓國可就失去了獨一份兒的地位了!
因為這番話,韓王然開始變得急躁,他幾乎想立刻答應下來。然而最終,他卻按捺住了這種衝動:「讓寡人再想想。」
韓國這麼多年的基業,他當真說不要,就不要了嗎?
但蒯徹說得也沒錯,韓國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繼續保持名義上的獨立,和正式併入秦國,似乎也沒什麼差別了……
一時之間,韓王然的內心陷入了天人交戰中。
……
送走蒯徹之後,韓王然步入了韓國宗廟之中。
兩百多年前,趙、魏、韓聯手滅掉了晉國另外三大氏族范氏、中行氏與智氏。
一百六十多年前,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為侯國,這便是春秋與戰國的分界線。
一百三十多年前,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王室剩餘的勢力和地盤,晉國徹底滅亡。次年,韓國第四代君主韓哀侯派兵攻滅鄭國,遷都新鄭……
韓國第六代君主韓昭侯任用申不害進行變法,使得韓國國勢空前強盛起來。
韓國申不害變法,與秦國商鞅變法幾乎前後腳進行……彼時,想必韓國的先祖們仍然懷揣著讓韓國強大起來的願景吧?
當初,韓昭侯與秦孝公會面之時,雙方還能以較為平等的姿態對話。時間線越往後推移,韓國在秦國面前便越是勢弱……
想到這裡,韓王然不由露出了一陣苦笑。
蒯徹的那番話,說是對他的建議。可他當真還有選擇的餘地嗎?
韓王然站在宗廟中,沉思良久。直到宗廟中的燭火快要滅盡,他才終於離開了那裡。
他似乎下定了某種決心,在離開宗廟之後,他便命人取來筆墨,在書信上寫下了某些內容……
第083章
大抵沒有一個國君,能夠坦然接受自己成為亡國之君,即便昏聵如韓王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