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韓國其他大臣們無法與韓王然感同身受。
對於他們而言,只要他們自身的利益不受到影響,他們並不那麼在意統領他們的,究竟是韓王,還是秦王。
因此,在得知韓王然向秦王送去了獻地的書信後,韓國大臣們紛紛來到韓王處,稱讚韓王明智。
韓王雖失去了一國之君的地位,卻保住了實惠。往後,韓王然不必夾在其余幾國之間受氣,不必再為韓國這攤子事而操心,可安享榮華富貴,豈不妙哉?
在蒯徹的一番忽悠下,韓國大臣們紛紛覺得,向秦國投誠不失為一件好事。
韓國今年遭了大災,若無他國相助,一場饑荒近在眼前。等韓國上下餓到活不下去的時候,韓王便是不降也得降了。
與其如此,不如現在主動投降,韓王面上還好看些。秦王看在韓王這般知情識趣的份上,想必會善待韓王以及他們這些韓地的官員。
這時,韓地的官員們完全忘記了,韓王願意縱著他們尸位素餐,不代表秦王也願意如此。
秦王的朝堂上,是出了名的不留無用之人。
對於秦王而言,善待投誠者,並不意味著他要繼續任用韓國的官吏。且秦法對老氏族們本就有諸多限制,秦王並不會因為韓王主動投降,在這方面給與韓人任何優待。
當然,蒯徹在忽悠這些人的時候,自然不會主動提到這一點。
韓國官員們一心沉浸在向秦國投降的諸多好處中,未曾去考慮此事的弊端。等到他們像楚國那些老氏族一樣,被楚王一通削的時候,恐怕他們才能真正理解,楚國老氏族的反抗為何會如此激烈。
韓王然在聽到韓國官員們的安慰之語後,心情果然好了許多。
「寡人做得沒錯,我韓國勢弱。唯有主動向秦王投誠,寡人才能儘可能保全我韓國宗廟……」
韓王然像是在對他人說著這話,又像是在喃喃自語。
……
韓王的獻地書,在秦國引起了一陣轟動。
「恭喜王上不費一兵一卒,便將韓地納入我秦國版圖之中!」隗狀道。
向來讓人捉摸不透的嬴政,今日卻喜形於色。
「這蒯徹果然有幾分本事,待他歸來之後,寡人定要好生獎賞他一番!」
看著眉眼間儘是喜意的秦王,其余秦國大臣們卻絲毫都不覺得違和。=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