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是想將李令月這副脾性給掰正過來,可也得李令月肯聽才行吶!
「阿娘,我知道房氏及其子不會感激我,我要的也不是他們的感激,而是自己的安心罷了。」李令月道:「他曾照拂過我,我便還在他的妻兒身上。倘若日後他的妻兒觸到了我的底線,我照樣不會手軟。」
「你啊,非得一樁樁一件件,都算得這麼明白嗎?」武皇也拿李令月沒有辦法了。
李令月訕笑一聲,岔開了話題。
「阿娘,我從先秦帶回來的典籍中,你先看看你有沒有感興趣的。待你挑完了,我再將那些書交給禮部官員,讓他們進行抄錄和解析。」
李令月及其手底下的將領,已經向朝中的官員們透露過他們去過另一個世界的事了。
他們說得語焉不詳,朝中的官員們一個個卻是極其擅長腦補。
李令月一行人定然是去了天宮,否則,他們怎麼能抄錄到這麼多早已失落的典籍呢?
一時之間,李令月是仙人轉世的傳言,以及他們一行人這一年半以來的行蹤,成為了洛陽城中的焦點。
這兩個話題,讓眾人將注意力從「武皇賜死親子」一事中轉移了開來。
畢竟前兩者與仙神有關,惹人遐想,後者不過是人間的爭鬥罷了,雖說可以看個新奇,但皇帝賜死兒子也不是本朝獨有的事。
三日後,李令月在東宮收到了李賢自盡的消息。
她手上的動作一頓:「知道了。」
對於這件事,李令月至多是有一二分感慨。要說此事給她帶來了多大的影響,那自然是沒有的。
一切漸漸步入了正軌中。
李令月也趁機重新熟悉朝政的間隙,向武皇了解了一下吐蕃那邊的情況。
武皇道:「那一戰,令吐蕃傷筋動骨。消息傳回吐蕃王庭之後,曾經挑釁過你的芒松芒贊,沒過多久便病逝了,繼任者是他年幼的兒子杜松芒波傑。吐蕃人原本還想著隱瞞這則消息,繼續向安西四鎮派兵,好在朕有你的提示,早早便派了探子進入潛入吐蕃。」
「最終,我大周及時知悉了吐蕃的真實情況,並逼得他們簽訂了一個對他們極為不利的條約。」
李令月對於武皇沒有繼續派人與吐蕃對戰之事,倒是能夠理解。
吐蕃是塊硬骨頭,本就沒那麼容易啃下來。沒了她,武皇怕是一時之間也找不出什麼能夠穩操勝券的將領,可以繼續與吐蕃作戰,乃至攻入吐蕃腹地。
再加上,她當時在邊關失蹤,必定引起了一些動盪。
在這樣的情況下,武皇自然會選擇見好就收,利用已知的信息換回些許好處,而不是繼續與吐蕃硬碰硬。
一想到沒能趁機拿下吐蕃,李令月就有些手痒痒。
武皇看出了她的想法,將手覆在了她的手上,語氣嚴厲地道:「給朕打消這個念頭,朕不允許你再前往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