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身邊雖只跟了十幾號人,實際上,暗中負責護衛她們周全的侍衛,卻遠遠不止這個數兒。
一些侍衛或是喬裝打扮成周圍的小商販、路人,或是隱匿在暗處,遠遠地綴在武皇和李令月的身後。若有人想對她們不利,這些人能夠第一時間衝出來。
武皇和李令月在周圍逛了一圈,發現沿岸處較為繁華富庶,而越是這座城鎮的深處走,便越顯荒涼。
這座城鎮好似被分割成了兩塊兒,一塊地界乾淨整潔,繁華熱鬧,另一塊地界則破舊髒亂,讓人難以下腳。
武皇和李令月就在此時都在後一處地界上走著。她們發現,周圍的乞丐、流民的數量超過了她們的預期。
即使武皇和李令月已經換上了尋常的衣裳,可她們這般衣衫整潔,色澤鮮亮,在這樣一群人中仍然十分惹眼。
不少人紛紛抬頭看了她們一眼,在目光觸及武皇和李令月身邊高大健壯的護衛時,又匆匆將視線挪開。
這時,三三兩兩的鹽民拖著疲憊的身軀往回走。
他們身上穿著打了補丁的短衫,手指縫間淨是泥漬。
兩名路過的官差恰好與這些鹽民迎面相遇。
這些鹽民似乎破壞了他們的好心情,他們當即便開始趕人:「去,去,咱們城中今兒個有貴人要來。你們這些人既然提前下工了,便趕緊回家去,莫要讓貴人瞧見你們,污了貴人的眼!」
鹽民們見狀,茫然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城中的貴人都知道他們這裡治安混亂,環境極差。
他們這地界,當真會有貴人來嗎?
武皇見狀,皺起了眉,李令月的眸子中閃過了一絲怒意。但她們都沒有說什麼。
其實,早在她們來之前,就預料到可能會有這種狀況發生了。
當地的官員為了讓皇帝和皇儲看到當地最好的一面,也為了顯示自己治理有方,他們定會想方設法將不好的一面遮掩起來。
若真實情況與表面情況大差不差,也就罷了。可眼下看來,實情分明與表象相去甚遠,這便有粉飾太平之嫌了。
她們如今自己走走逛逛,還能夠看到這樣的一幕,不知被地方官帶著逛的替身,看到的又是何等河清海晏,盛世安穩的情形。
李令月湊近武皇,用只有母女二人能夠聽到的聲音道:「阿娘,我想起來了。此地有鹽井三十眼,是盛產井鹽之地。按理說,此地應該頗為富庶才是,怎會如此混亂?此地的百姓又怎會過得如此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