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武皇一行人到來時,這名太守還未做好準備。萬一惹得武皇對他不滿,更有甚者,發現了售鹽方面的貓膩,他非但不能加官進爵,只怕還要倒大霉!
太守一面小心謹慎地應付著面前威儀甚重的貴人,一面派人去給那些參與販賣私鹽的豪強們傳遞信息,讓他們近日消停些,免得讓朝廷來的這些人精們發現了端倪。
武皇和李令月要微服出巡一事,一早便知會過她們身邊的一些重臣。此時,這些重臣們又簇擁在「皇帝」和「太女」周圍,他們自然知道眼前的「皇帝」和「太女」是假的。
只是,他們裝作對此一無所知的樣子,配合這兩位替身,必要的時候還會為她們打些掩護,一時之間,倒也將這場戲給唱了下去。
至於一些未能提前得到消息的官員,在察覺到「皇帝」和「太女」的不對勁之後,看著她們周圍那些重臣們的反應,也不敢多嘴。
能跟隨武皇出行的官員,哪一個不是人精?他們又豈會主動去破壞武皇的安排呢?這不是等著武皇來削他們嗎?
說起來,當地太守還算是有些本事。這才收到消息沒多久,他便將一切安排得妥妥噹噹——武皇和皇儲一路走來,所見到的皆是盛世安穩之景。偶爾見到的些許瑕疵,反而讓這盛景顯得更為真實。
「早些年,太女殿下找到了高產稻種,聖人命人大力推廣這些稻種。我們這兒的地雖算不得十分肥沃,穀物產量卻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如今啊,我們這裡的百姓已經鮮少會有吃不飽肚子的時候了。」
太守帶著「武皇」、「太女」和朝中官員們走過了一片片農田。
恰逢秋收時節,風吹拂在麥浪上,此起彼伏的金黃之色,令周圍的人見之心喜。
狄仁傑看了一眼「武皇」和「李令月」,見這二人面帶微笑,只端著架子,並不肯輕易開口,便出聲讚揚了太守一句,誇他將此地治理得很好。
麥田長勢自然極好,可這些田,究竟是公家的田,還是私人的田呢?
「聖人和殿下對本地的商業和鹽業十分感興趣。此地臨近運河,想必這商業應該發展得不錯吧?你們有井鹽,將這些井鹽運去別的地方售賣,再從別的地方採買些東西運回來,日子應當頗為富足。」
「那是,那是……」這名太守在聽到狄仁傑的話後,腦門兒上開始冒汗了。
也不知,他派去的人,準備得怎麼樣了。待會兒他帶著女皇和朝中的人過去,可千萬別讓他們看見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啊!
正當太守絞盡腦汁地應付「武皇」、「李令月」和文武百官時,真正的武皇和李令月已經被方才那兩名斥責過鹽民的官差攔下盤問了。
武皇和李令月在下船時,打扮成了尋常富戶。在她們看來,她們的穿著打扮極為普通,身後跟著十幾名侍衛,也能說是兩名女眷出行,擔心路上有劫匪,這才派些「家丁」來保護她們的安全。
可在這兩名官差看來,她們的出現,就有些詭異了。
本地稍有權勢的人家,都不願意往這裡鑽。這兩名商戶打扮的女子,又為何會帶著家丁,出現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