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李隆基,大臣們對李亨的態度還要更為複雜一些。
平心而論,李亨不算是一個賢明的君主,但偏偏他未來的犯下的錯,現在還一樣也沒來得及犯,這也導致大臣們不知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這位太子。
因為尚未發生的事而苛責李亨,這對李亨公平嗎?大臣們不知道。
但他們看向李亨的目光中,帶上了審視之意。他們知道,他們再也無法用從前的態度來對待李亨了。
也許,這個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
大臣們如今之所以還沒有任何異動,不過是想要觀察一下武皇和李令月的態度罷了。若是武皇和李令月沒有代表李唐的先祖們明確表態支持誰,他們可就要大顯神通了。
李亨在滿朝文武心中的地位變了,李豫兄妹三人的地位自然也發生了變化。
若李亨地位穩固,李豫兄妹三人身為太子的子女,自然備受矚目。一旦李亨被廢黜太子之位,他們瞬間就會淪落為尋常宗室。而李唐,是不缺宗室的。
種種原因,促使他們極為看重與武皇的這次會面。如果他們能夠給武皇留下一個好印象,興許他們這一脈不會跌落谷底。
……
兄妹三人步入正殿之後,大門在他們身後緩緩合攏。
突然暗淡下來的光線,讓他們心中愈發不安。
再加上整座大殿中,除了他們三人之外,唯有武皇和李令月兩位先輩,這讓他們三人心中有些毛毛的。
此時,他們心中都打定了主意,等到送走武皇和李令月之後,他們定要去武皇和李令月的陵墓前,多給二人燒些紙錢。
說來,當初太平公主被賜死之時,李隆基深恨太平公主,不許她葬在長安城中,為她操持後事的武家之人只得將她草草安葬在乾陵附近。而乾陵,正是武皇和李治合葬之所。
為了不礙著李隆基的眼,武家之人並不敢大肆操辦太平公主的喪事,連塊墓碑都不敢為她樹。
畢竟,連太平公主第一任駙馬薛紹的墓,都被惡意剷平了。他們若是大張旗鼓地為太平公主立碑,指不定什麼時候,李隆基就要拿那塊墓碑撒氣。
原本李豫兄妹三人都站在李隆基這邊,自然也對關係疏遠的太平公主的身後事不甚在意。
但這回,武皇和李令月幫他們化解了一場如此重大的災難,三人覺得,他們再也無法對李令月遭受的種種冷待置之不理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