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月見武皇面上並無慍色,便知這事成了一半。
她笑眯眯地道:「我私底下跟自己的親娘說話,難道還要小心翼翼不成?況且,我雖有私心,但您不能否認,我說得有道理吧?」
儘管武皇心中已經有了主意,她卻不想讓李令月太得意。只見她伸出食指,在李令月額頭上輕輕戳了一記。
從此之後,她的國,既是大周,也是大唐。
兩個國號並行的時間雖不長,「周」、「唐」之號共存卻已經是朝中上下人盡皆知的事實,武皇自然不會因為杜松芒布傑言辭間對於大唐的推崇而生氣。
只聽武皇對杜松芒布傑道:「你剛剛入學,只怕跟不上太學的進度。這樣吧,朕為你指派一名老師來輔導你,直到你完全適應長安城的生活。」
杜松芒布傑一臉驚喜地看著武皇。他覺得,武皇實在是太好了!他正在為語言不通的問題而發愁呢,武皇居然如此貼心,主動幫他解決問題。
這麼好的一位國君,為什麼總有人說她兇殘呢?
武皇將杜松芒布傑接下來的生活安排妥當之後,望向其他吐蕃王族的目光就沒有那麼和善了。
原本見武皇對杜松芒布傑和藹可親的吐蕃王族們見狀,一顆心悄然提了起來。
他們不明白,為何武皇對待杜松芒布傑與他們,差別竟然這麼大。但他們知道,他們想要在大周過得好,必須借著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博得武皇的歡心。否則,恐怕他們接下來又要回到那處逼仄的住宅中了。
這幾日,他們在突厥可汗曾經居住過的地方,聽身邊負責看守他們的人說了突厥可汗當初被唐太宗抓回大唐之後的種種遭遇,一個個都老實了不少。
他們那麼多人擠在逼仄的住處,身邊沒有僕從侍奉,一應大小事務只能親自動手來做。他們活動的範圍,僅限於那處小小的院落。此時,他們才深刻地意識到吐蕃王朝已經滅亡了。
即使吐蕃沒亡,他們也不可能與如此強大的唐帝國相抗衡。
這般想著,這群吐蕃王族們學著杜松芒布傑的樣子,向武皇俯首稱臣。
剛才他們還笑話杜松芒布傑在武皇面前態度諂媚,現在,他們的表現與杜松芒布傑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惜,他們剛到長安時的表現,到底在武皇那裡扣了大分。
武皇掃了他們一眼,淡淡地道:「吐蕃王朝已然覆滅,按照朕的意思,不聽話的前王室成員就該殺了以絕後患,是朕的皇儲定要留你們一條命。」
「朕對你們耐心有限。日後,你們若是安分守己,朕便給與你們去太學上學的機會,許你們在我大周像普通國人一樣生活。你們要是有能耐,也可以參加我大周的科舉考試,考上了朕便封你們做官。可你們要是對我大周存有不臣之心,朕便直接叫你們人頭落地。你們聽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