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路早一日修好,吐蕃民眾也能受益。
武皇看完赤瑪倫的奏報後,笑著對上官婉兒道:「你也來看看。這吐蕃都護,當真是個妙人啊!難怪令月如此中意她!」
上官婉兒接過這份奏報,仔細地從頭讀到了尾。她素來與李令月交好,這吐蕃都護又是李令月一力舉薦的人,她自然不介意替赤瑪倫說幾句好話。
只見上官婉兒眼波流轉,唇角含笑:「恭喜聖人得此賢臣!吐蕃都護這般有能耐,又對聖人如此忠心,時刻惦記著為聖人和朝廷減輕財政負擔,聖人該好好表彰吐蕃都護,並號召其他的官員們向她學習才是。」
自赤瑪倫就任吐蕃都護之後,她在朝中風評一直不怎麼好。許多人都覺得,她只是運氣好,出身吐蕃四大尚族,又是末代吐蕃太后,這才能得到李令月的提攜。
可如今,瞧著吐蕃這三年來的發展,以及赤瑪倫為吐蕃做的種種規劃,那些人總該對赤瑪倫改觀了吧?
「你這話說得有道理。趕明兒,朕就舉行一場上貢儀式,也好讓其他人瞧瞧吐蕃都護的能耐與忠心!」
代表吐蕃來到此地的使者們中,有一些人聽不懂武皇和上官婉兒的對話。但他們見武皇和上官婉兒言笑晏晏,也跟著露出了笑容。
這時,武皇將目光轉向了一旁的翻譯官:「朕記得你,你是令月選拔出來的女官,名喚周榕榕。如今,你跟在吐蕃都護身邊做事,倒是愈髮長進了。」
周榕榕笑著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臣跟著太女殿下走南闖北,又與吐蕃都護一起去考察民生百態,自然比從前懂得多了,眼界也變得寬廣了。」
「能讓吐蕃都護專程在奏疏中提到你,可見你在吐蕃沒少為她出謀劃策。」武皇道:「令月對你們這批女官抱有極大的期望,你莫要辜負了她的期望。往後幾年,你就跟在吐蕃都護身邊好好做事,積累經驗。朕盼著你能獨當一面,日後為一方父母官。」
「是。」周榕榕的眼神驟然亮了起來,仿佛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她對著武皇鄭重地道:「臣定然不會辜負太女殿下的期望,也不會辜負聖人的栽培!」
接下來,武皇又問了周榕榕好幾個問題,與赤瑪倫有關的,與吐蕃有關的,周榕榕一一答了。從前,武皇對吐蕃地區的認知十分有限,只知道吐蕃的實力不可小覷,如今,在周榕榕詳細的敘述中,武皇加深了對吐蕃地區風土民俗的了解。
李令月雖在書信中簡略地提過吐蕃如今的狀況,但這三言兩語的描述,自然不如周榕榕這個親身經歷者的口述來得生動。
末了,武皇又向周榕榕提起了李令月。=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