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他們要一直頂著『小矮子國』的名頭了!」李清的臉上露出幾分同情之色。
「倭國人素來奸猾,最是擅長見風使舵,可沒你想像中那麼老實!」武皇的語氣有些冷硬。
李晏舉起肉乎乎的小手,歪著腦袋疑惑地道:「倭國曾經得罪過阿婆嗎?」
那么小一個國家,居然敢得罪阿婆耶,膽子還真大。
對此,武皇發出了一聲冷哼。
她想起她初登皇位之時,地位不穩固,倭國使臣對她這個新皇便不大恭敬。
他們表面上對武皇點頭哈腰,背地里卻偷偷摸摸地與支持李弘的人接觸,兩頭下注的想法簡直昭然若揭。
後來,武皇以雷霆手段坐穩皇位,又兼李弘病故,倭國這才徹底收了心,開始真正做到表里如一,畢恭畢敬地對待武皇。
不過,武皇並沒有對孩子們提及這段過往。
她向孩子們提及的是另一件事。
自漢朝以來,倭國一直以中原王朝的屬國自居,定期派遣使臣來進行朝貢。
然而,隨著倭國的發展,倭國天皇漸漸不滿足於附屬國的地位。
隋唐交替之際,對應的是倭國的「飛鳥時代」。
隋大業三年,倭國首任女天皇——推古天皇派遣使臣小野妹子向隋煬帝楊廣遞交國書,國書的開頭便是「日出之處天子致書,日落之處天子無恙」。
日出之處的天子指的是推古天皇自己,日落之處的天子指的是隋煬帝。
在這句話中,推古天皇無疑是將自己擺在了與隋煬帝同等的位置,不再以隋朝的臣下自居。
據說,隋煬帝在收到這封書信之後大發雷霆。不過,他再惱火也沒用,隋朝和倭國畢竟隔著海呢,想要派軍隊打過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倭國使者見隋煬帝當真惱了,便尋了個由頭,說是倭國之人不精通漢文,表達有誤,這才勉強將這尷尬的場面敷衍了過去。
當時的隋朝官員表面上信了這番話,心中怎麼想的,不得而知。武皇在回顧這段過往之時,對倭國使臣的說辭,卻一個字都不信。
倭國這麼做,無非是在試探隋煬帝的底線。
類似的情況,在大唐剛剛建立之時,也曾出現過。倭國的使臣看似謙卑,實際上心眼子可多了。
這也讓武皇愈發堅信,倭國雖小,倭國天皇的野心卻一點都不小。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