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茵是李令月的心腹,且又追隨李令月攻克吐蕃,立下了赫赫戰功。這吐蕃軍區的實際掌管權,自然就落到了她的手中。
此時,陳茵恰好也收到了北天竺那邊傳來的緊急奏報。
她二話不說,就開始與赤瑪倫在邏些招募勇士,準備馳援李令月。
這三四年間,陳茵在吐蕃顯然也不是白混日子的。她對於吐蕃的兵源和軍事水平都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
她知道,吐蕃總人口數量雖不多,卻全民皆可為兵。出動十萬大軍,對於吐蕃來說,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若是將民力壓榨到極限,吐蕃攏共可以拿出四十多萬大軍。當然,如非必要,朝廷肯定是不會這麼做的。
現在,對於陳茵和赤瑪倫來說,最要緊的不是她們能夠湊出多少兵來,而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援兵湊齊,送去給李令月解燃眉之急。
為此,陳茵和赤瑪倫甚至親自現身,在民眾面前舉行了一場慷慨激昂的動員會。
邏些當地的民眾聽說太女殿下在北天竺急需用人,他們要是能夠立下功勞,便有重賞。他們便紛紛都踴躍報名。
有些人是衝著獎賞去的,還有些人是衝著李令月本人去的。
「太女殿下對我們的恩情,就像雅魯藏布江里的水一樣。現在,她需要我們,我們當然要趕過去幫她!」
「沒錯!我們雖然不懂什麼大道理,但我們也知道誰對我們好,我們就必須回報!」
「為太女殿下而戰!」
「而大唐而戰!」
在熱絡的氛圍下,沒幾日功夫,陳茵與赤瑪倫便湊齊了一支由十二萬人組成的隊伍。比李令月書信中要求的,還多了兩萬人!
若不是吐蕃地區民眾比較分散,一些人趕來邏些也需要時間,陳茵和赤瑪倫覺得,自願前往北天竺的人說不定會更多。
赤瑪倫從邏些糧倉中取出存糧,又從附近一些糧倉緊急調糧,總算是解決了軍糧問題。
幸好吐蕃這幾年作物產量有極大的提升,攢下了不少糧食,否則,這一時半會兒之間,赤瑪倫還真拿不出那麼多的糧食來。
不過,時間畢竟太過緊迫。
即使赤瑪倫使出了渾身解數,她也只湊夠了大軍去北天竺的糧食,至於大軍回來的糧食,就要大軍自己想辦法了。
陳茵看出了赤瑪倫的擔憂,拍了拍赤瑪倫的肩:「不必擔心,他們是在為殿下而戰,殿下總不會讓忠於她的人餓肚子。」
赤瑪倫這才勉強擠出一絲微笑。=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