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舍詔常年與其餘五詔打交道,對五詔的了解,可比唐軍多多了。李令月等人是傻了才會放著這麼好的助力不用。
至於李令月為何會這麼理所當然地要求邏盛配合她,自然是因為大唐與周邊附屬國曾經訂立過盟約。
在大唐需要的時候,附屬國有義務配合大唐行動。當附屬國遭遇他國入侵之時,大唐也需要給與附屬國一定的保護。
蒙舍在打下雲南地區的過程中出多少力,也決定了邏盛這個蒙舍詔,未來在雲南都護府有著什麼樣的地位。
邏盛要是出力足夠多,他直接擔任第一任雲南都護也不是沒可能。當然,雲南都護府中肯定要有一部分大唐委派的官員。
按照吐蕃和北天竺地區的軍政分制政策,雲南地區的軍政大權,多半也會一分為二,由不同的人來掌管。
陳茵在行動之前,曾仔細查閱了與蒙舍詔有關的資料。她覺得,邏盛要是足夠識相,他就不會拒絕大唐方面的要求。
邏盛已經將其餘五詔和爨氏家族都給得罪了,他要是再把自己最大的靠山——大唐也給得罪了,豈不是自尋死路?
當然,邏盛要是拒絕大唐的要求,那也沒什麼。大不了,作戰計劃改一改,從大唐與蒙舍詔聯手胖揍五詔,變成大唐激情一挑六,外加六詔名義上的共主爨氏家族。
路上,陳茵見自家副將時不時偷瞄自己的樣子,便道:「你有什麼想說的,直說就是,何必這麼吞吞吐吐的?」
「那我可就問了啊!」副將撓了撓頭:「將軍,您知不知道,蒙舍王的名字,為什麼這麼繞啊?」
哈?
陳茵還以為自家副將要問什麼呢,結果,她居然是在八卦蒙舍王的名字嗎?
「我就是怕你覺得,我這個問題問得沒有水平,所以才猶豫要不要問的。」
副將露出了一個憨憨的笑容:「可是,蒙舍詔的名字是真的很繞啊。什麼邏盛,細奴邏,盛邏皮的……根本就是在繞圈圈嘛。我看著這些名字都長得差不多,這哪裡分得清誰是誰啊?回頭,我要是在蒙舍詔面前鬧了笑話,可如何是好?」
陳茵仔細回想了一會兒,道:「太女殿下曾經說過,雲南六詔如今採用的都是父子連名制。父親的最後一個字,就是兒子的第一個字。細奴邏,邏盛,盛邏皮……你看這樣是不是好記多了?」
「原來如此。」副將恍然大悟:「那當今蒙舍詔邏盛的孫輩應該就是『皮』打頭了吧?」
「的確如此,聽說,邏盛的繼承人盛邏皮,有一個名為皮邏閣的兒子。這個皮邏閣很得他父親與祖父的看重。」
陳茵曾聽李令月專門提了皮邏閣一嘴,所以,她對邏盛的這個孫子有點印象。
她所不知道的是,在原本的歷史線中,皮邏閣就是南詔國的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