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邏閣於開元年間繼承蒙舍詔之位,當時,蒙舍詔的勢力已經超過了其餘五詔,皮邏閣有吞併其餘五詔的志向。
恰好唐玄宗李隆基也想扶持蒙舍詔,制衡日益強大的吐蕃王朝,於是,李隆基便同意出兵助皮邏閣統一雲南地區。
經過一番激戰,皮邏閣在唐玄宗的幫助下建立起南詔國,唐玄宗冊封皮邏閣為雲南王。
此後,皮邏閣讓自己的繼承人閣羅鳳出使大唐,與大唐保持良好關係。這段時間,也是大唐與南詔國難得的蜜月期。
按照常理來說,曾經蒙受大唐恩惠的閣羅鳳,應該繼承父親皮邏閣的遺志,好好向大唐盡忠,爭取與大唐達成共贏,閣羅鳳本人也的確是這麼打算的。
可惜唐玄宗到了後期飄了,開始不做人了。
閣羅鳳與妻子在路過姚州時,去拜謁太守張虔陀,張虔陀不僅向閣羅鳳索賄,還非禮閣羅鳳的妻子。閣羅鳳一怒之下,殺了張虔陀,將張虔陀治下的地盤全部奪了過來。
閣羅鳳出了心中的那口氣,就開始考慮著怎麼善後了。
他雖然出於私人恩怨殺死了張虔陀,但他並不打算背叛大唐。
因此,閣羅鳳上書向李隆基請罪,陳述自己的苦衷,請求大唐皇帝原諒自己的罪過。
當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打到雲南曲靖時,閣羅鳳還派遣使者向鮮于仲通謝罪,表示可以歸還掠奪來的東西。
閣羅鳳還表明,如果大唐不接受南詔國的求和請求,那麼,他就只能選擇歸順吐蕃。
可惜,鮮于仲通並不在乎閣羅鳳究竟是不是真的背叛了大唐,他只想在雲南這地界兒上撈點兒軍功。
在鮮于仲通看來,南詔國是個可以任由他拿捏的軟柿子。
鮮于仲通一邊通過自己的靠山楊國忠給李隆基進讒言,讓李隆基相信閣羅鳳是真的背叛了大唐,一邊大舉進攻南詔國,直逼南詔國的都城太和城。
閣羅鳳被逼無奈之下,果然選擇投靠吐蕃。後來,他還命人刻了一塊「德化碑」,用來表明他叛唐的不得已。
彼時,吐蕃贊普赤德祖贊(赤瑪倫之孫,杜松芒布傑之子,金城公主的丈夫)正野心勃勃,想要擴大地盤。他見大唐居然親手把南詔國推向了自己,不由眉開眼笑。
赤德祖贊與閣羅鳳相約為兄弟之盟,一起抗擊唐軍。=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