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詔和吐蕃聯手夾擊下,鮮于仲通吃了個大敗仗。
這場戰爭,史稱「天寶戰爭」。
諷刺的是,宰相楊國忠粉飾太平,謊稱南詔大捷,還將鮮于仲通這個敗軍之將升了官。
李隆基則沉醉在盛世的美夢中,絲毫沒有察覺到底下的暗潮湧動。
這是南詔國第一次叛唐,也是最不得已的一次。
有了一次,自然也就有了第二次。尤其是安史之亂後的大唐,國力逐漸衰微,南詔國國王漸漸生出不臣之心,實在是太正常了。
閣羅鳳不願輕易叛唐,除了大唐對他和他父親的恩澤之外,大唐的強盛,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他知道,招惹一個龐然大物,是要付出代價的。
如果大唐真的衰落到誰都能上去咬一口的地步了,閣羅鳳自然也不會介意上去分食這龐然大物。
……
陳茵拿著李令月給她的輿圖,在茶馬古道上快速行進著。
數日後,她抄近道抵達了巍山一帶。
蒙舍詔邏盛聽說唐軍來了,趕忙出城相迎。
他禮數周到地將陳茵請到了自己的王府之中。
「您的大唐話說得很好啊!」
陳茵原本還以為她與邏盛對話需要翻譯呢,沒想到,翻譯用不上了。
邏盛的大唐話說得相當流暢,除了略帶點口音之外,幾乎跟土生土長的大唐人也沒什麼區別了。
「那是當然。大唐的皇帝,也是我們的皇帝。我的父親非常看重我們跟大唐之間的交流,我從小就開始學大唐話了,我還在長安生活過一段時間。」
短短几句話,就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我們這裡的人,都性格直率,喜歡有一說一。如果有什麼冒犯之處,還請將軍見諒。」
「不會,我也是個性格直率的人,我就有話直說了。」陳茵道:「這次,我是奉太女殿下之命來到這裡。雲南五詔膽敢入侵我大唐的領土,實在是不可饒恕!我大唐乃是泱泱大國,豈能被人欺到頭上來?!」
在邏盛若有所思的目光中,陳茵道:「太女殿下決定發兵滅了五詔,請您出兵相助!」
雖然蒙舍是大唐的附屬國,但陳茵對邏盛說話的語氣很是客氣。
現在正是他們唐軍需要用到別人的時候,陳茵當然不會蠢得在言辭上冒犯邏盛。
「大唐是我們的宗主國,大唐皇儲有令,我們當然願意配合唐軍行事。」
邏盛在心中估算了一下他們現在與五詔抗衡的勝算:「不過,五詔依然強大,僅憑將軍你帶來的人,再加上我手下的人,恐怕不是五詔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