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午,謝盈都在書房沒出去。等到傍晚,謝盈去了正院,問了問今兒謝宜都學了什麼。
沈氏道:「你三妹妹下午沒過來,明日才學呢。」
謝盈又問:「母親打算先教三妹妹什麼?」
沈氏:「就先從看帳本開始吧……」
謝盈挽著沈氏的胳膊,「母親,不如先教三妹妹看禮單吧,馬上中秋了,在旁邊學著也能知道怎麼打點人情往來。」
管家又不止看帳本打理生意,還要管闔府上下衣食住行、家中人情走動、辦宴會寫帖子……
絕非易事。
沈氏一想又要教謝宜又要管中秋的事就頭疼,「那也好,這兩日你也別光在院子裡待著,幫我做些事,我和你嫂嫂實在忙不過來。」
謝盈點了點頭,「明早女兒便過來。」
次日一早,謝盈吃過早飯就來了正院,沈氏分了一個寫禮單拜帖的活兒給她,送節禮時禮單拜帖缺一不可,禮單上寫著送禮的樣數,拜帖寫主人家的名字。
謝盈的字好看,讓她寫這些最合適。浣花箋上簪花小楷,香氣透過墨汁和紙張傳來,可以說落筆生花。
謝盈的嫂嫂林氏看後忍不住誇讚,「妹妹這字當真好,我都恨不得讓妹妹多寫幾張,正好我那兒還有一匹玉池白綾,給裱上多好。不過是今兒心疼妹妹累手,還是算了。」
謝盈道:「嫂嫂慣會誇我,若是喜歡我送寧姐兒兩本字帖,讓寧姐兒照著練,嫂嫂日後就能日日看了。」
林氏說道:「那感情好,就是寧姐兒被慣壞了,要是有她姑姑一半才學,我也知足了。」
沈氏在一旁看著,臉上也有笑意,姑嫂二人說著笑,謝宜也帶著丫鬟來了。
謝宜進屋行了禮,「見過母親、嫂嫂,見過二姐姐。」
沈氏道:「你來得正好,今兒看帖子,你把這些仔細看看,等晚些時候我教你怎麼寫。」
謝宜愣了愣,不是學管家嗎,怎麼還要看帖子。
沈氏忙著,顧不上謝宜愣神,選了往年的禮單帖子給她看,叮囑道:「看看給各家都送什麼禮物,這些都要記住,每年大差不差的。有些人家,就算你們日後出嫁了,也得走動著。」
聯姻便是親上加親,就比如謝府女兒出嫁後,和沈家、林氏娘家都是親戚,禮物要照著帖子上的送,不能失了禮數。
謝盈抬頭看了一眼,謝宜臉色僵硬,眉頭緊緊皺著,好半響才應了聲是。
謝盈收回目光,在給謝昌韞同僚的禮單上寫下酥飴齋月餅兩盒、桂花釀兩壇、火腿兩副、水果兩筐。拜帖寫得是——花好月圓,佳節同賀,吏部尚書謝昌韞敬拜。
到時管事拿著禮單拜帖前去就行了,謝家親朋眾多,謝父同僚也多,送去不同府的禮單不同,謝盈一寫就是一上午。
寫過她看一遍,再由林氏看一遍,省著出了差錯在外人面前鬧笑話。
林氏一邊看,一邊感嘆,「母親,你瞧二妹妹這字,當真是鐵畫銀鉤。日後三妹妹也學著管家,有兩位妹妹幫襯,母親可就輕巧了。」
謝宜低著頭,一聽說到自己,瞌睡都沒有了。一上午,沈氏林氏都在忙碌,連謝盈也寫個不停。
無人看她,謝宜只需要看帖子就好。
可是帖子上是一群繁體字夾雜著幾個簡體字,謝宜不認識,這些帖子又沒有簡體字的注釋,她壓根就看不懂。
可是她又不能讓人發現她看不懂,只能硬著頭皮在這兒坐在這裡,本來她是想帶回去看,可又怕謝盈告狀,說她偷懶。
謝宜坐了一個多時辰,又餓又困,這會兒林氏提起自己,她也只能笑笑。這算什麼管家理事,光在這兒坐著,沈氏根本沒教她什麼。三個人自己做自己的事,沒有一人理會她。
她都懷疑沈氏是故意為難她,誰管家學這些,不應該學打理鋪子做生意嗎?看這些帖子有什麼用!
林氏許是看出謝宜興致缺缺,人還不太精神,笑著道:「頭回學這個是難一些,得把和謝家有關的親朋都記住,也省著出門在外遇見了,人卻不認識。送禮也有學問,多看看就會了。等三妹妹把這些學會,再學別的就容易了。也別急,都是從這會兒過來的。」
人情往來打點不好,做什麼都方便。就比如日後做了生意,有些關係是能用得上的,禮可不白送。
謝盈這邊又寫完一張禮單,交給林氏看。
林氏看完放在高高的一摞里,說道:「下午再寫吧,睡會兒再過來,別累壞了。」
謝盈點點頭,上午她忙著寫禮單,只抽空看了謝宜兩眼。也是巧了,她看謝宜這兩眼,謝宜都低著頭,桌上的帖子都沒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