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這玩意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是費勁吶!quot老師傅看著趙思成和許詩明兩個半大小子笑。
「也就是看在四姑的面子上,我給你們做幾個吧!」
許詩明和趙思成大喜過望,連連道謝,並且約定七日後來取。
……
空曠通風的平地上,周達臉上帶著自製的面罩,站在一個用黏土和磚塊堆砌起來的小爐子旁。
這個爐子比一般的灶台要矮一些,爐膛里燒著通紅的炭,溫度極高。爐子上方連接著一根手臂粗細、彎曲的陶管,用來冷凝水銀蒸氣。
裝置雖然簡陋,但已經是利用現有材料能做出來的最好的了。
周達手裡拿著一個陶罐,裡面裝著用水飛法研磨好的硃砂粉末,他小心翼翼將硃砂粉末倒進爐子頂部的一個小口,然後用鐵棍將爐門封住,坐在一邊,緊緊盯著那根冷凝管,期待水銀的出現。
隨著爐內溫度的上升,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然而冷凝管的出口卻沒有任何動靜。
經過第八次嘗試,周達有些煩躁的拆下陶管,陶管的內壁仍舊只有一些黑色的殘渣。
許詩明和趙思成走了過來,兩人都用沾了水的布掩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還是不行嗎?」趙思成問,彎腰去幫他檢查火爐的密閉性。
他鼓搗半天,認為問題並不出在爐子上。
「其實也在意料之中。」周達沉聲道,「是硃砂的問題,雜質太多就會這樣,幾乎沒辦法提煉出水銀。」
古代硃砂的開採和加工有相當大的技術難度,因此高純度的硃砂產量有限,而且價格昂貴,民間很難買到。
遇事不決,找人幫忙。
他們又去找了好兄弟梁舟,梁舟高低也算是個皇親國戚,家裡說不定會有上好的硃砂。
「行!過兩天休沐日,我回家幫你們看看。家裡如果真有好硃砂,大不了我給你們偷出來!」
梁舟拍著胸脯保證。
他說話算話,休沐日才回到家門口,就瞧見國舅老爹手裡拎個鳥籠,另一隻手裡盤著倆包漿的核桃,正要出門遛彎兒。
棕黃色的錦緞褂都遮不住那圓滾滾的肚子。
梁舟跟這位比自己還紈絝的國舅老爹也不繞彎子,直接笑得十分燦爛,迎上去,問他有沒有收藏好的硃砂。
「沒有沒有,臭小子,天天就知道惦記你老子那點好東西!」國舅梁武一臉戒備地盯著自己這敗家兒子。
把手裡的核桃往背後藏了藏,這玩意是古董,可老值錢了!
梁舟湊近,使勁眨了眨眼,用「你懂我懂」的語氣道:
「我姑最近在宮裡不是挺得寵的麼,怎麼也沒人趕著來巴結巴結老爹你啊,送點寶貝什麼的。」
「臭小子!」梁武要不是兩隻手裡都有東西,現在就要一巴掌拍他腦袋上了。
梁武壓了壓聲音,「老子警告你啊,跟宮裡那邊你可少摻和!
知不知道什麼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咱現在就是那升天的雞犬!
這榮華富貴指不定能多久呢,能享受一天是一天,有些事兒啊,越摻和越危險,能躲著點就躲著點。」
「那要是哪天躲不過呢?」
「跑唄!」
梁武白了自己這個傻兒子一眼,再不搭理他,哼著曲兒拎著鳥遛彎去了。
梁舟聳聳肩,老爹雖然是國舅,但跟梁貴妃打小不在一塊長大,實在算不上親近。
國舅梁武不住在京城,而選擇待在江州,顯然是想要遠離是非。
梁舟自打穿越過來,就沒見過梁貴妃還有她兒子三皇子,對這兩人的印象還是出自原主的記憶。
原主也只是幼時見過三皇子幾面,兩人雖然是親戚,三皇子卻從來不正眼看他。
不用猜也知道關係不好。
第122章 氣象觀測儀
梁舟在府里四處晃悠,盤算上哪裡能弄到硃砂。
路過梁武的書房,門半開著,他不經意朝裡面瞟了一眼,隨即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