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此時身心俱疲,見過洪災過後的百姓,更是心中沉重,向居住的小院走去。
「阿姜,阿姜?」一進小院,段文清就喊了起來,卻不見阿姜的人影。
阿姜與祝朝年紀一般大,本來讓她留在縣衙等候的,怎么半天的功夫人就不見了呢?
眾人正要分頭尋找,卻聽見牆後面響起阿姜的聲音,「哥哥姐姐,你們回來啦。」
她搖搖晃晃抱著一個木盆走過來,裡面都是洗好的衣物。
段文清一問才知道,先前他們離開縣衙後,阿姜一個人把他們路上攢的髒衣服全都搓洗完了。
「哇,我們小阿姜真能幹!」喬悠悠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臉。
祝瀾又將祝朝介紹給了阿姜,二人年齡相仿,在這裡也能互相做個伴。
……
外面災情嚴重,祝瀾一行也沒有胃口大吃大喝,簡單燒了粥當作晚飯,便各自散去了。
祝瀾心中惦記著縣誌,她想儘可能多地了解一些當地基層情況,便來到錢主簿所說的那間房中。
這裡像是縣令李義深的書房,將油燈點亮後,發現房裡的書並不多,而且都雜亂地扔在地上。
祝瀾腳步頓了頓,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可能性,莫非是有人來這裡翻找過?
找什麼呢?
祝瀾思索片刻,她知道的信息太少了,實在沒有什麼頭緒。
她彎腰將地上的那些書一本一本全都撿了起來,重新整齊地碼放在一邊。
她剛找到那本《龍安縣誌》,目光卻被另一本書吸引了過去。
《義深詩集》。
這李縣令竟然還是個詩人?
好奇之下,祝瀾翻開了那本書,果然每一頁都寫著一首詩,然而沒看兩頁,祝瀾就已經緊緊蹙起了雙眉。
「庭前八九鵝,叫聲咯咯咯。每天迎我歸,門裡大聲歌。」
寫的什麼啊……亂七八糟,連打油詩都算不上。
慘不忍睹,多看一眼都是對自己的傷害。
祝瀾搖搖頭,準備將書放到一邊,動作卻突然頓了一下。
這紙張……
她伸出手指反覆摸了摸,只覺手感似乎比尋常的紙張要厚一些。
這種感覺很怪異。祝瀾皺眉思索片刻,將書拿起來對著桌上的油燈。
油燈在書頁之後,暗黃色的光透過了紙張,將書頁上的字映照得雜亂起來。
祝瀾心頭一凜,這書頁竟然有夾層?
她不敢貿然拆開,於是在桌前重新坐下,又將書頁貼得離燭火更近了一些,吃力地辨認起來那夾層之中密密麻麻的小字。
這上面寫著的,似乎是一些帳目?
……
水部郎中宋眠終於帶著幾個手下完成了水患災情的初測,回到縣衙用了飯,叫來錢主簿。
他沒有忘記祈王交代的事情。
據說李義深手中有一本極為重要的帳冊,是他自己偷偷記錄下來的,上面除了龍安縣的稅收情況,還有江州官員的受賄記錄,或許是想作為保命之用。
然而畢樅動作更快,竟直接將他滅了口,隨後讓達鷹設法找到那本帳冊,卻沒有找到。
此次宋眠前來龍安縣,一方面他作為水部郎中,決堤這種事情理應他出面處理,另一方面則是祈王殿下派人傳信,命他以官面上的身份查找李義深的遺物,務必找到那本帳冊。
「宋大人,您找我?」錢主簿哈著腰問道。
「本官問你,李大人生前可有留下什麼書籍?」
錢主簿心想,怎麼都對書感興趣啊,面上仍舊恭敬道:「有,都在大人的書房裡,前來賑災的一個女學生正在裡面,說要看看咱們龍安的縣誌呢。」
宋眠臉色微變,「誰同意她進去的?」
見錢主簿嚇得不敢說話,宋眠知道現在不是糾結此事之時。
「你現在立刻過去,將李縣令書房裡的所有書全部送到本官這裡來!」
說罷頓了頓,「不,本官同你一同過去!」
……
李義深的書房裡亮著燈,錢主簿帶著宋眠來到門口,「大人,就是這裡。」
錢主簿正要敲門,卻被宋眠推到一邊,接著宋眠猛地將門推開。
裡面的女學生像是被突如其來的聲響嚇了一跳,見到錢主簿和穿著官服的宋眠,驚訝道:
「錢主簿,這位大人是?」
宋眠沉著臉走到祝瀾面前,目光落在她手中的書上,透著幾分危險的味道。
第162章 蹊蹺
「你在看什麼?」宋眠冷著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