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青岩於是牢牢將這段旋律記下。
接著慕容靜道:「大祓的主力行蹤不定,我們從外送不進去消息,但是從裡面向外傳消息應該不難。
你們見到阿珠後,務必讓她設法在祭祀那日,將地點傳信告訴我們,到時我親自率兵去救你們。」
幾人隨後又商量制定了更加詳細周密的方案,祝瀾和祝青岩從慕容靜的營帳出來時,已經到了後半夜。
兩人回到自己的住處前,祝青岩見祝瀾路上一言不發,便問她在想什麼。
祝瀾先是抬眸看了看祝青岩,接著斟酌了一下,才輕聲道:
「你相信那個程虎,還有小郡主麼?」
祝青岩被問得一愣,「程虎?或許吧……但我肯定是相信阿靜的。」
隨後又問祝瀾,語氣中明顯帶著抗拒:「難道你連阿靜都不信嗎?」
祝瀾沒有說話,沉思片刻,轉身向另一個方向走去。
「你去哪?」
祝瀾擺擺手,讓祝青岩先回去。
祝青岩可以無條件相信小郡主,而她自己也要去尋一位百分之百能夠信任的人。
……
清晨。
京城,金殿之上,眾臣山呼萬歲。
梁帝手捧暖爐,端坐於龍椅之上,輕咳了兩聲,緩慢而略帶沙啞的嗓音在金殿之中迴蕩。
「戶部官吏調動的摺子朕已經看了,此事無須復奏,著吏部辦理便是。』
咳咳……眾卿可還有本要奏?」
燕長文身穿藏青色朝服,從隊列中緩步行至金殿正中,他雖身形圓潤,儀態卻十分端正,頗有氣度。
「兒臣恭賀父皇,朱爾泰已代表烏茲與我大梁簽訂盟約,如此一來,實乃百姓之福!
邊境之安寧,乃父皇深恩厚德之所賜,加以鎮北王戍守疆土,鞠躬盡瘁,方有今日之太平。」
立於龍椅側下方的太子燕修雲笑道:
「真是難為祈王,為了替鎮北王請功,竟然將邊境說得好似無事發生一般。」
燕修雲轉向梁帝,行禮道:
「父王,那些個流竄於兩國邊境之間的流寇亂匪,近日又有動靜了,攪擾了不少村鎮。這些勢力存在多年,一直未被徹底清剿,難道這便是祈王所說,鎮北王的兢兢業業?」
燕長文不緊不慢地抬眸,「莫非太子殿下的意思是,鎮北王欺瞞朝廷、辜負聖恩?」
此話一出,燕長文身後的不少武將都將目光投向燕修雲,那些目光中明顯帶著不滿。
「咳。」梁帝發出一聲輕咳,亦有些不悅地看了燕修雲一眼。
燕修雲原本還想繼續與燕長文爭論,卻被梁帝的眼神一驚,立刻低下頭去,不再繼續多言。
這時,一個清潤中透著幾分戲謔的聲音在殿中響起,與周圍的肅穆格格不入。
燕玉澤的摺扇難得換成了笏板,他朝梁帝從容一揖,語氣含笑。
「陛下,咱們一碼歸一碼。臣弟認為,簽訂盟約有功,當賞,邊境餘孽未清,該罰。
鎮北王的賞罰,臣弟不敢置喙。只不過此次盟約的簽訂,乃是因大梁送還了朱爾泰失散多年的幼女。」
燕玉澤笑著看了看身後的大臣們。
「諸位大人認為,找到朱爾泰的女兒,並且將其一路護送至北疆之人,是有功,還是無功呢?」
第207章 朝會,鎮北王的信
朝臣們議論了幾句,朝臣們竊竊私語,似乎都認同此次護送任務完成得出色,無可爭議,確實是有功勞的。
「陛下,臣弟有一事請奏。」燕玉澤重新看向梁帝。
「將朱爾泰的女兒護送至北疆之人,除了寧月郡主外,還有二人乃是江州龍場書院的學生。
如今我大梁正值用人之際,此二子為同姓姐妹,不僅學識過人,更在護送途中立有大功,足見其能力。這樣的人才本應儘早培養,以期早日入朝效力。然其祖父新喪,按照規制不得參加來年春闈。」
說到此處,燕玉澤深深一躬,「臣弟懇請陛下開恩,特許他們戴孝參加春闈,以免國家錯失兩位棟樑之材。」=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