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重的登基大典終於結束,盛大的喜事過後,整個皇宮再次逐漸歸為寧靜。
皇宮的西南一隅,棲雲樓默然靜立。
穿過數株古木,樹影婆娑,依稀可見那朱紅漆柱撐起的層層檐角。
飛檐翹角間掛著銅鈴,微風拂過,銅鈴之聲仿佛穿越時間,清脆悠遠。
有灑掃的宮人經過附近,被棲雲樓前的兩個身影嚇了一跳——
要知道,此乃先帝寵妃、當今陛下生母蘭妃生前的住所,已經空置十餘年了,平時根本不會有人到這裡。
那幾名宮人心中疑惑,上前查看,看清樓前之人時頓時嚇得跪在了地上。
「奴婢們驚擾陛下,求陛下恕罪!」
燕修雲揮了揮手,讓她們退下了。
「這便是母妃生前所住的寢殿。」燕修雲說道。
「多謝陛下。」
祝瀾從燕修雲的身後上前一步,深深望著眼前這座空寂依舊的棲雲樓。
不難看出,棲雲樓被重新認真修繕過,唯有牆角的縫隙處才能隱約看出一絲當年被大火灼燒過的痕跡。
祝瀾一身大紅色官袍,無比鄭重地交疊雙手,懷著滿腔敬意,向著棲雲樓的方向深深一拜。
燕修雲站在她身邊,目光有些複雜。
「或許母妃當年最希望的,便是如你這般,能夠堂堂正正地身著官服,立於朝堂之上。
她在天有靈,看到你這般,定然也會欣慰。」
「蘭妃娘娘是臣一生所敬之人,多謝陛下帶臣來此,了卻心愿。」
「你是外臣,按理來說外臣不得進入後宮。
但朕知你與秦貴妃交好,又是女子之身,倒是可以網開一面,特許你出入後宮之權。
只不過每次出入,都需得有宮人記錄在冊,留檔備查。」
燕修雲這話倒是帶給祝瀾意外之喜。
如今他已登基,冊封六宮,秦雨薇被封為貴妃,自然不能再如從前在東宮那般隨意外出。
本以為日後相見會十分困難,卻沒想到燕修雲會破例允許自己出入後宮。
「多謝陛下!」祝瀾道。
「朕還有一事要問你。」燕修雲望著她。
「朕為太子之時,聽聞祈王也對你十分看重,禮遇有加。
你為何最終會選擇站在朕這一邊,難道只因為與秦貴妃是好友?」
祝瀾微微一笑,倒也坦誠。
「於私,微臣不願貴妃出事。於公,先帝為何選擇將皇位傳給您而非祈王,微臣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祝瀾的態度不卑不亢。
「祈王對臣的確以禮相待,不曾有過加害之舉。然祈王工於心計,如此只為籠絡人心,微臣看得清楚。
祈王多年以來籠絡朝臣,放肆斂財,手下官員貪墨成風。
據微臣查悉,先前寧家礦場一案正是祈王包庇下面的官員,一百三十一條人命,竟被無聲無息地壓了下來。
如此草菅人命,不配為君。」
燕修雲忽然後退一步,向祝瀾拱手而拜。
「修雲自知愚鈍,欲成為向父皇那樣的一代明主,要如何做——
還請……先生教我。」
面對新天子突如其來的鄭重,祝瀾連忙俯身道:
「微臣不敢。」
她的眸子略微上抬,「只是,希望陛下能摒棄心中成見,繼承先帝與蘭妃娘娘的遺志。」
「那是自然。」燕修雲誠懇道。
「修雲只願大梁從此欣欣向榮,此後選任官員,只要是有才德之人,不論男女,朝廷定會重用。」
祝瀾只感到胸中隱約燃起了一團熱血,俯身再拜,字字鏗鏘。
「陛下既有此志,微臣祝瀾亦願輔佐陛下,君臣一心,開創一個太平盛世。」
月色升起,祝瀾參拜完蘭妃生前的寢宮,準備離去。
出宮的長街上,燕修雲與祝瀾一前一後走著,並未帶任何侍衛隨從。
燕修雲心情複雜,如今登基大典已畢,明日朝陽初升之時,他便是四海皆知的大梁新君。
他聽身後許久未傳來聲音,回頭望去,見祝瀾微仰著腦袋,月光灑在她清秀雋逸的面容上,沉靜如水。
「祝中丞在想什麼?」燕修雲問。
祝瀾望著夜空中那一輪瑩白的明月,微微一笑。
「前人曾照我,我照後來人。」
第411章 公主
四年時光,如同京城護城河中的流水一般潺潺而逝。
春日裡,柳絮依舊於青石板路旁飄飄蕩蕩,飄著飄著,便已飄至了文禎四年。
兩年前,皇貴妃秦雨薇誕下一女,取名燕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