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頁(1 / 2)

「父皇是將私放母妃之罪攬於己身,即便世人譴責,也不會累到兒臣身上……」

「明白你父皇的苦心便好。」董太后憐愛地望著他。

「下個月的登基大典禮部已在籌備之中了,前朝諸事繁雜,你且去忙罷。」

「兒臣告退。」

……

半個月後,數百本《諸子集注》刊印完成,即將發行至大梁各個書院。

伴隨著此書同時引起一陣軒然大波的,還有那個已經幾乎快被世人遺忘的名字——

司徒蘭章。

京城紫煙湖邊,一座座樓台雅舍錯落有致,每至清晨,便有文人雅士三五成群,結伴於湖畔吟詩作對。

此時湖邊鳴霄樓的閣樓上,正有三名年輕的青衣女子頭戴綸巾,一身學子服,捧著一本《諸子集注》輪流誦讀。

其中一人感嘆道:

「沒有想到,這本書竟然是一位女子所寫。他日我若中了舉,定也要出書立說!」

另外一名女子笑道:「誰說不是呢。這位司徒蘭章可真是有才華,只是不知她身在何處。若有緣得見,我必要拜她為師!」

她身邊的女子聞言,有些困惑。

「若說當世女子才學第一人,非那位姓祝的狀元郎莫屬。這位司徒姑娘再厲害,此前卻從未聽聞過她的大名,真是怪哉……」

就在三人討論時,旁邊卻傳來了一聲嗤笑,原來是位三十歲出頭的書生。

一青衣女子向書生拱手道:「這位兄台何故發笑,可是有何見教?」

「見教倒不敢。」那書生有些敷衍地回了禮。

「你們竟不知這位司徒蘭章是誰?罷了,看你們三人年紀,沒聽說過也情有可原。

告訴你們吧,這女子二十年前曾犯下欺君之罪,據說被押入天牢,已經處斬啦!

如今朝廷竟刊印罪人之書,呵呵……」

那書生搖搖頭,不滿之情溢於言表。

「欺君之罪?」三名女子一驚,連忙問其緣由。

「扮成男人考科舉唄,還混進了殿試,幸好被人發現了。」

書生說完,發現那三人臉上非但沒有反感,反而儘是崇敬與嘆惋之情,恨鐵不成鋼地丟下一句「人心不古」,拂袖離開了。

三名女子熱鬧地討論起那位「司徒蘭章」的事跡,未曾留意到她們不遠處靠窗的座位上,還有一身穿青灰色道袍的年輕男子。

他的眼睛上還戴著兩個由鎏金銅框架起的黑色圓片。

那對黑色圓片不知是何材質,圓片之後,一雙雲淡風輕的眸子正靜靜凝視著不遠處的湖面。

紫煙湖上有不少往來船隻,一名船家撐著蒿,目光突然落在了前方一丈多遠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撐船的俞老頭瞪大了眼睛,仿佛看到了什麼奇怪的東西,招呼船艙內的人都出來看。

眾人看清了,那是一顆堪堪露出水面的石像腦袋,臉色頓時全都變了。

俞老頭嚇得直接跪在甲板上,「天生異象,天生異象啊……」

很快,那水中的石像被人打撈上來,竟是一座女子的雕像!

那女子手捧經綸,眉眼含笑,頗有文臣風骨。

這座石像很快吸引了上百名附近的百姓圍觀,眾人不明就裡,只知這石像乃是今日突然出現於湖中,定然是上天啟示。

於是紛紛匍匐在地,叩首參拜,口呼「神女」。

亦有京中官員得知此事,風風火火趕去宮中報喜。

這時,人群之中不知誰認了出來,指著那石像道:

「這……這不是二十年前參加科舉那姑娘麼?好像姓司徒來著……

她當年進京趕考,就是住在我們店裡哩!」

「司徒蘭章!?」先前那三名青衣女子叫道。

「對對,就是她!沒想到這姑娘竟然是神女降世,難怪能考進殿試……可她不是被處死了麼?」

旁邊一名公門中人翻了個白眼。

「你沒看這朝廷新貼的告示麼?那位司徒蘭章根本就沒死,她還成了咱們先帝的妃子,還是當今聖上的生母呢!」

「啊?莫非是先帝將人從牢中……」說話之人嚇得壓低了嗓音,用手做了一個「撈」的動作,「可這有違律法——」

「你懂個屁!那是咱們先帝慧眼,認出了神女身份。

你想想,若殺了神女,上天豈不是要降罪,到時還不是咱們老百姓遭殃?」

「就是,先帝此乃救國之舉!

而且當今天子乃是神女之子,那更會得上天庇佑,咱們大梁往後肯定會國運昌隆,國泰民安!」

「先帝英明!大傢伙快一起參拜神女,求神女保佑咱們往後的日子風調雨順,無病無災!」

「對對,快來參拜神女!」

鳴霄樓的閣樓上,祝瀾垂眸望著湖邊對著石像虔誠參拜的人群,不禁莞爾。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