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瀾唇邊噙著一抹淺淺的笑意,緩步走到金殿中央,俯身拜道:
「微臣祝瀾,叩見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歲千千歲。。」
她聲音清朗,宛如夏日的一抹涼風,清晰地吹進了殿內眾人的耳中。
燕寧讓她平身,然後說道:
「父皇出征之前,曾留下一道旨意。
趙總管,宣旨吧。」
趙總管走上前,手中多了一道聖旨,宣讀道:
「天子詔曰:
朕聞天地之大德,在於乾坤之交泰;國家之興衰,繫於君臣之和合。今朕欲親統六師,蕩平寇亂,以安社稷。
昔御史中丞祝瀾,才略兼備,因一時之誤暫離朝班。然其心懷社稷,朕心念其功,特旨復其原職,仍任御史中丞。
太子監國期間,國事繁重,需賢臣共謀,故特賜祝瀾輔政金印一枚,憑此印可參決政事,以安天下。
爾等當知,朕雖遠征,心猶在朝。望諸臣恪盡職守,勿負朕托。」
祝瀾叩拜領旨謝恩。
一名小太監走上前來,手中托盤上,赫然放置著一枚金印!
李烈與董業瞧見那金印,下意識對望一眼,這才明白過來。
董業低聲笑道:「看來今日老朽對衛國公有些誤會,真是對不住。」
當年董業擔任翰林院學正之時,祝瀾也算得上他半個學生,如今見她再次風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董業心中自然欣慰。
而一旁的李烈則是牙都快咬碎了。
好不容易把姓祝的弄出了京城,沒想到這才過去不到兩年,她居然又好端端回來了,還爬到了自己頭上。
嶺南那地方不是苦寒貧瘠嗎,她怎麼沒有死在那裡!
第520章 鐵汁
祝瀾接了金印,群臣紛紛道賀。
祝瀾笑著接受了眾人的祝賀,哪怕看出不少人言不由衷,卻也只是不動聲色。
燕寧帶著稚氣的聲音自上傳來:
「祝中丞,你以為戶部侍郎的位子由何人擔任更為妥當?」
祝瀾微微一笑,躬身道:
「張尚書與陸侍郎既然都舉薦肖主事,必定有他們的道理。
更何況肖主事已經通過了吏部考評,每一項皆是出類拔萃,既然有才,若不善加利用,豈不是朝廷的損失?」
戶部尚書張倫站出來,贊同道:
「如今西北戰事吃緊,戶部在糧草與均需調度上更需要慎之又慎,方可保證前線將士的供給。
陸侍郎堅持隱退,微臣在戶部獨木難支,許得有得心應手之人協同處理事務。
微臣以為,度支司主事肖婉的能力足以勝任侍郎一職,還請殿下允准。」
燕寧下意識將目光投向太傅徐成業,見太傅對自己微微頷首,便放心道:
「既然如此,那便依祝中丞所言,著翰林院擬旨罷。」
……
下朝後,祝瀾退出金殿,不少朝臣亦步亦趨,想要趁機與她說上幾句示好的話。
畢竟被流放嶺南還能官復原職,甚至榮寵更勝從前的,這可是自開國以來的第一位,足可見陛下對其的倚重與信任。
然而祝瀾走得很快,有人上前說話她也只是淡笑著回應幾句,似是有什麼急事要處理。
直到趙思成喊她,她才停下腳步。
趙思成與她並排走著,問道:
「聽聞你今早才剛剛回到京城,這麼久沒見,你不去後宮看看?
婉婉跟我說,秦姐可是經常念叨你。」
「我自然也是惦記她和璟兒的。」祝瀾輕聲道,「但現在我有要緊的事得去見一趟周達。」
「你要問火炮的事?」
「嗯。」祝瀾點點頭,對趙思成道:「沒事,我自己去就好。肖婉升任戶部侍郎的文書應該很快就送到了,這可是好事,你快去陪她吧,記得替我恭喜她。」
「也好。」
趙思成頓了頓,又想到了什麼似的,說道:
「不過你要去軍器監找周達……可能得做好心理準備。」
「他怎麼了?」祝瀾有些意外,莫非出什麼事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