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頁(2 / 2)

你如此阻撓,無非因為昭陽公主是女子之身。

難道我大梁國策推行這麼多年,太保仍舊相信女子生來不如男兒?」

「非也!」董平叔一瞪眼睛道,情緒有些激動。

「女子之才能,如你祝中丞這般,老夫與列位同僚早已見識過,的確佩服。

然而新君人選事關大梁未來數十年之安定,如何慎重都不為過。

老夫所擔心的是,自古以來儲君都配有專門的帝師,自小授以安邦之策,帝王之術。

然而昭陽公主自小身居長玉宮,養尊處優,何曾受過此等教誨?

祝中丞,難道你以為千里江山社稷之重擔,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扛起的嗎!」

祝瀾聞言,卻沒有作答。

這位老太保雖有些迂腐頑固,但向來清廉克己,絕非奸惡之人。

他所擔憂之事並非全無邏輯,璟兒從前的確久居深宮,鮮少露面,朝臣們對她並不熟悉。

對她的能力感到擔憂的,絕不止董太保一人。

祝瀾默然,抬眸向上看去。

秦雨薇想要開口,祝瀾卻對她輕輕搖了搖頭。

璟兒為帝,本身就已超出尋常。

帝王之路艱難重重,如何樹立威望,令朝臣心服口服,才只是第一道考驗。

這一關,她必須自己來闖。

祝瀾相信她有這個能力。

燕璟似乎讀懂了祝瀾的目光,她的兩隻小手微微收緊,深吸一口氣。

她清了清嗓,金殿之內頓時安靜下來。

「董太保。」燕璟努力將自己的聲線壓低幾分,聽起來更加沉穩。

「你的疑慮朕已知曉。那麼依你之見,朕要如何做,才能證明自己堪當社稷之重任呢?」

聽得燕璟對自己說話如此客氣,董平叔只覺自己的責任更重幾分。

這位幼年女帝看起來性子甚有些軟弱,與太后截然不同。

如此心性為君,絕非社稷之福。

自己這便要冒著被太后一黨記恨的風險,教文武百官都看清這位新帝的能力。

到時群臣不服,定能逼太后收回成命!

第617章 柳木書籤

聽燕璟詢問如何才能取信於眾臣,董平叔沉吟片刻,緩聲道:

「老臣斗膽,聽聞兵部尚書陶大人今日遇到棘手之事,想請陛下定奪。」

在場的兵部尚書陶淵和鴻臚寺卿蔡文許都是董平叔的好友,三人時常聚在一處賦詩飲酒,談論時政。

董平叔知道,他二人對於燕璟這個年幼的女帝也決計不會信服。

果然,兵部尚書陶淵上前一步,對燕璟道:

「陛下,近日桐州與青州交界之處匪患猖獗,朝廷屢次派兵卻都未能徹底清剿,敢問陛下可有何良策?」

燕璟想了一陣,緩緩說道:

「朝廷兵力之精良遠勝江湖草寇,屢次圍剿不成,定然不是戰力問題。

依你所言,匪患猖獗之處乃是二州邊界,極有可能是剿匪責任劃分不明,二州府衙未能通力合作導致的。

需派督查使親赴現場,督促兩地官府儘快達成一致意見,確定好合作與歸責方案,如此應能見效。」

燕璟說完,下意識向祝瀾投去一眼。

見她面帶微笑,對自己輕輕點頭,燕璟忍不住晃了一下腳丫,身子坐得更直了一些,有些自豪。

提問的陶淵微張著嘴,向董平叔投去詫異的一眼。

青州邊界的匪患由來已久,朝廷數次派兵,結果都不盡人意。

直到自己上個月親自前往,才發覺是桐州邊縣的幾個縣令憊懶,未能按計劃配合青州官府的行動,故而貽誤剿匪時機。

這位新帝又不曾接觸過兵事,居然能一眼道破其中關鍵。

猜的,肯定是瞎猜的。

無妨,她能蒙對一次,難道還能次次蒙對不成?

陶淵看了鴻臚寺卿蔡文許一眼。

蔡文許緊接著提出第二個問題:

「啟稟陛下,近日有西域小國使節來訪,欲與我國通商。

然其國風俗怪異,使節舉止粗鄙,不通漢語,又不習我朝禮儀,臣等接待頗感為難。

若嚴格依禮相待,恐致兩國失和;若禮節從寬,又恐有損國體。

不知陛下以為該如何處置?」

其他大臣聽到這個問題,不由得紛紛點頭。

邦交的語言風俗差異,向來是個大問題。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