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喜很高興,把蒼朮推薦的所有的學生都收下了,包括一位瘸腿的姑娘和一位臉上長了大塊花斑的姑娘。五溪鋪的技堂中收了不少身體上有所殘缺的人。像是這個瘸腿姑娘,如果技堂當時不願意收她,她就要被家人「嫁」給那種沒有田地的山民了。
楊喜是掛在工部名下的。她收了這兩位姑娘後,工部有些微詞。
楊喜以前常在市井,有些小人物的智慧,她先暗示這兩人來自五溪鋪,誰都知道那就是安信侯府太夫人的產業。她們跟著蒼朮學得那樣好,不收下簡直是浪費了!
再說瘸腿也好,臉上有花斑也好,都不影響手上的功夫,不會影響接生。
「在我們那裡有一種說法,產婦生子時,產房裡最好有一個命硬之人鎮著。她們身體有異,正是命格硬的表現,這樣的人其實更適合當產婆。」楊喜信誓旦旦地說。
工部的大人們不知道有沒有信這個說法,但安信侯府的面子確實是要給的,誰叫他們始終聖寵優渥、不見衰減呢?於是無人再說什麼,由著楊喜把人全都收下了。
過了幾日,大家就發現這些被蒼朮推薦來的學生,確實一點就通!
太醫們的感觸就更深了,他們發現這些被蒼朮培養過的人,基礎非常紮實,做事還尤為仔細,甚至可以說比他們身邊的一些小藥童還要更聰慧細心,就連一些經過處理後非常容易弄混的藥材,這些人都能百分百地辨別出來,不存在任何一絲疏漏。
「因為蒼大夫說了,製藥也好,看病也好,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她們說。
「於是楊大人就一直寫信給蒼朮,想說動她去培訓班裡教一陣子。」萬平安非常得意、十分與有榮焉,「蒼朮確實有些心動了。別誤會,她倒不是想去培訓班當師傅,她覺得像現在這樣在五溪鋪里待著挺好的。她就是有點想去學楊大人的獨門絕技。」
楊喜是產婆,想學產婆的本事,就不能是姑娘身。
要麼是已經嫁了人的,至於嫁人後又和離了,或者守寡了,這都無所謂,總之要嫁過人。要麼姑娘身也可以,但需要自梳,把辮子挽成髮髻,表示自己永不嫁人。
姑娘家且未自梳,在各地的習俗里,她們進產房都是不吉利的。
楊喜的女兒就是自梳的。她覺得當官比嫁人有前途,所以在跟著母親進京的路上就自梳了。蒼朮推薦給楊喜的學生里也有幾位尚未嫁人的,也都更願意選擇自梳。
蒼朮想學楊喜的本事,楊喜很樂意教,接下來就看蒼朮是自梳,還是嫁人了。
萬平安覺得自己再不表明心意,以後就徹底沒了機會。
「但我又不知道蒼朮是怎麼想的……正好莊子上養著一條狗,叫阿黃。平日裡蒼朮總餵它骨頭吃,它也親近蒼朮。哦,它還讓蒼朮摸肚子,都不給別人摸。我弄清楚了它每日去蒼朮那兒的時間點,就寫了一張小紙條捲起來,綁在阿黃的肚子上……」
萬平安說著說著,發現姑姑好似走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