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太宗帝沒有回頭,依然看著天空,語氣有些懶懶。
「回稟陛下,杏花糕是御膳房的老許做的,沒有問題,但是,立政殿的一個小宮女去御膳房取杏花糕回來後,就在昨兒個晚上跌落池塘里淹死了……」
「也就是說,死無對證了?」太宗帝喃喃道,收回視線,轉頭盯著李福,眼神森冷,「告訴紅玉,凡是呈給中山王的食物都必須仔細檢查一番,不得有任何閃失!」
壓低的平靜的語氣背後是讓李福冒著冷汗的怒氣,李福偷偷瞥了眼神情冰冷的太宗帝,陛下……是真的看重中山王了……
太宗帝走到御案邊,猛的揮落一個茶碗,「李福!」掃了眼地上的碎了茶碗,太宗帝淡淡開口道,「調禁衛二軍即日起輪值起暉殿。」
李福一震,禁衛二軍?
作者有話要說:PS:資料補充——
唐朝官員服飾: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官吏有職務高而品級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銜中必帶「賜紫金魚袋」的字樣;州的長官刺吏,亦不拘品級,都穿排袍。
唐朝皇帝服飾:貞觀之前,皇帝的服飾都極為奢華,到太宗帝時,除非元旦和冬至這兩天,或大祭祀時著袞冕朝服(比較奢華的帝王服飾),平時朝議聽政都只著常服(一件赤黃袍衫,一頂折上頭巾,一條九環腰帶,一雙六合靴),後這種常服漸漸被百官仿效,傳至民間。
唐朝皇子教育:簡單的說分為三步:啟蒙前配備老師,到入學即崇文館(貌似最初不是叫這個名字?由李淵所創)學習,這期間,受皇帝寵愛的皇子依然會配備老師,比如說李泰。到出閣(即出宮另立府邸,受寵愛的皇子個別會被留在皇宮,比如說李治,比如說則天時期的豫王),就會配備「傅一人,從三品,掌輔正過失,友一人,從五品下,掌侍游處,規諷道義,侍讀,無定員,文學一人,從六品上,掌校典籍,侍從文章」。
第15章 遊園會 …
太宗帝下詔,中秋在即,詔後宮嬪妃與皇子公主遊園賞花。
承乾接到旨意時,微微一愣,遊園?
抬頭看了眼畢恭畢敬的站在自己跟前的李福,問道,「福公公,父皇說大家都要出席嗎?」
李福恭敬彎腰作禮,才輕聲回答道,「回殿下的話,奴婢奉旨傳達聖意,其他的不知。」
承乾微微挑眉,看了眼跟前弓腰站著,姿勢謙卑但又肅然的李福,果然,是父皇一直最信任的人呢。這么小心謹慎……
承乾微微點頭,「我知道了,麻煩福公公了。小銀子,送福公公。」
李福恭敬行禮後,才退下,小銀子機靈,在送李福離開時,笑眯眯的塞過去一個小物什,但李福卻擺手拒絕,不待小銀子再說,就轉身離開。
離開時,李福裝作不在意的瞥了眼剛好巡視過來的起暉殿的羽林衛兵士,皇家衛隊——羽林衛下屬的左羽林衛的禁衛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