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思考一下, 信中的什麼內容能讓鍾逐音嘖嘖有嘆呢。
鍾逐音又為什麼要來金橖呢。
最後,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鍾逐音從汴京出發,一共耗時兩個月的時間抵達金橖。
她終於見到了趙篆清。
——趙停藹的女兒。
趙停藹當年舍四皇子而助三皇子的背信棄義之事在汴京傳得沸沸揚揚。
這是十二年前的事了。
如今她漸漸隱居幕後, 她的女兒趙篆清慢慢出現在人前。
五月前, 十五歲的趙篆清作了一篇詩賦, 淮安名士為其寫序言, 泉堂大士為其作注,兩人皆對此賦大加讚賞,一時間林州的豪貴之家將此詩賦竟相傳閱與謄寫, 令林州的紙張供不應求。
此事很快流傳開來, 遠在汴京的金諺聽聞後,尤為瞠目結舌,將此事說給了金卮聽。
兩月前,趙篆清不知為何到了金橖, 在金橖文人舉辦的一場詩詞會上提筆寫下一首詩,奪得詩會的魁首。
詩會上的事很快就傳到金橖士族名門的耳朵里, 趙篆清的詩被人口口傳誦, 又是風光大放。
趙篆清直接揚名了。
一同她的母親趙停藹的事也重新被提及。
*
金卮覺得這是一種對聖上的挑釁。
金卮:虎, 真是虎。
鍾逐音:勇猛, 真是勇猛。
本來她是不該管這件事的, 但金橖是她曾經管轄的地區。
因為這事, 金卮還頭疼了幾晚。
最後她給鍾逐音寫信, 希望鍾逐音去會一會這成名極快的趙篆清。
鍾逐音覺得有趣, 便答應了。
以上就是故事的開端。
*
趙篆清又參加了一場清談會。
而鍾逐音懶散地坐於席間觀察著她。
衣著簡練, 腰掛白玉蓮紋佩。
十五年紀尚小,面容稚嫩,初見神容,身量要比同齡人高得多,侃侃而談,語調淡淡。
趙篆清有著胸有成竹的鎮定。
鍾逐音與趙篆清的視線對上幾次,她朝對方笑了一笑,旋即悄然起身離開席間。
對方必然知道她是誰,畢竟她們的目的就是引起汴京人士的注意,怎麼會不關注從汴京而來的鐘逐音。
回到客棧,鍾逐音給金卮回了一封信。
[台啟:
見字如晤,展信舒顏。
採薇君,久不通函,至以為念啊。
兩月前接獲你的手書,至今未回。今日無事,就提筆回以一函。
你與沈少姥如何?可有述情意?想必有我作波瀾推助你們兩人竹筏前行,定是順風順水。
得我此友,汝之幸甚。
趙篆清此人,年紀輕輕,確有真才。
我意多留金橖幾日,與她交道一二。
暫書至此,日後面敘奇遇。
敬希賜復,順頌時祺。]
鍾逐音的目標就是招攬天下所有奇才。
——眼下,正有一個新目標。
【作者有話要說】
[與她交道一二]直白來說就是鍾逐音想招攬趙篆清。
趙篆清的第一個揚名事跡,借用了一下「洛陽紙貴」的典故。
開篇是金卮給鍾逐音寫信,所以結尾是鍾逐音回以金卮一信。
首尾相連,有始有終。
(對了,後面還有一章,大概算半個番外(?))